|
|
|
|
|
2007-04-20 記者:王進 來源:《中國證券報》2007-04-20 A7版 |
|
|
國內最早成立中外合資汽車生產企業的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現在將未來發展重心押在了自主品牌戰略上。昨天,集團董事長胡茂元表示,上汽集團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燃料電池轎車,將冠以上海牌。停產16年的上海牌轎車將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這款上海牌新能源汽車,打破了傳統汽車的布局,采用了串聯式的混合動力驅動結構;搭載了上汽自主研發的全新燃料電池,最大輸出功率達到60千瓦,提升10千瓦左右;該車還采用了高壓儲氫系統作為動力源,樣車時速可達150公里以上。此前,在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上海牌轎車成為國內公務用車的主力車型。1991年上海牌轎車停產。
除了燃料電池車外,上汽目前又緊鑼密鼓準備推出自己第二款自主品牌榮威轎車。這款榮威概念車將在上海車展亮相,并有望成為有史以來離消費者最近的概念車,因為與此款概念車非常近似的中級轎車已經處于量產樣車的測試階段。業內人士表示,這款車可能會搭載1.8T、1.8L和1.6L三個排量的發動機,目前發動機已在上汽寶山發動機廠投入生產。業內預計上汽這款新車對競爭對手的定位,將瞄準標致307、卡羅拉、福克斯等。因此,年底上市時的價格區間可能在12萬-15萬元。 據胡茂元介紹,目前上汽已經成立了由5個研發中心組成的上汽技術中心。他在闡釋自主品牌戰略時,提出“三不一用”的概念:不完全依賴外方,不排斥外方參與,不違反知識產權,使用全球資源。今年3月,上汽在英國注冊成立了英國控股公司,收購Ricardo
2010,全力搭建上汽海外研發平臺,以更好地發揮海內外研發團隊的協同效應。 走自主品牌戰略并不是摒棄或者忽視國際化道路。上汽股份總裁陳虹表示,自主品牌和全球戰略是緊密結合的,“多年以來,上汽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的全球化發展戰略。”目前無論在市場品牌還是汽車工業構成上,中國汽車的國際化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日本和韓國。上汽的自主品牌榮威定位在中高端的細分市場,要求與國際名牌媲美,是國際品牌運營的系統思想和海外戰略前奏。 胡茂元說,今后上汽自主品牌還將有五個平臺陸續問世,并與旗下上海通用、上海大眾的產品展開競爭。但無論是合資企業還是自主品牌,都可以有自己的差異化定位,共享目前發展巨大的國內汽車需求市場。“中國汽車市場需求一季度又增長將近30%,這是任何人都沒有想到的發展速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