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屠光紹12月4日在出席由上海證券報主辦的2009上證·中國金融年度論壇暨新興市場論壇時表示,要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改進目前的金融服務。“如果金融服務不能跟隨或者更好地服務好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既會使我們的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失去了金融資源的支持,反過來也會讓金融自身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屠光紹說。 屠光紹認為,金融服務的改進和轉型應從五個方面著手:首先,要以金融結構的完善來服務、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為主的模式,這種方式支持了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產業化的進程。屠光紹指出,要應對結構調整,更好地發展高科技企業,包括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除了要繼續完善銀行信貸渠道以外,還要更多地關注直接融資渠道。而在直接融資的結構里除了要關注證券化的進程,包括債券和股票以及其他證券化工具以外,還要應對大量的高科技企業的發展、科技創新、以及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大力發展股權投資行業。 第二,通過金融體系的健全來提高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這個體系包括由大中小等不同形態的金融機構組成的金融機構體系,也包括信托、租賃等不同業態的金融機構組成的金融機構體系。屠光紹表示,在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中,企業對金融的需求一定會更進一步均衡,因此要構建一個多元化、多樣化的金融主體以支撐包括中小企業、創新型企業、科技型企業等企業的發展。 第三,通過金融體制和機制的改革來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所謂金融體制和機制的改革,就是怎么樣能夠更主動有效地發揮金融機構在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過程中的作用。”屠光紹說。隨著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力度的加大,必然會對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自身管理、風險防范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些都需要做出一系列的調整和安排。 第四,通過金融服務領域的拓展來滿足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需要。屠光紹指出,最近提出來的服務貿易方面的金融需求,航運金融、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都屬于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轉變過程當中不斷提出來的新的金融需求。他透露,目前上海正在探討建立信貸轉讓市場以盤活信貸資產,包括探討發展信貸資產支持的債券以及建立保單轉讓市場等舉措,以不斷拓展金融服務領域。 第五,通過金融服務方式的創新來滿足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需要。“在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過去依賴的舊的金融服務方式和手段是難以滿足需要的,必須要創新手段。”屠光紹表示。 屠光紹指出,抓住這五個方面,即抓住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轉型的需求,以及將來越來越大的市場,同時金融自身也能夠擺脫過去的服務方式和路徑依賴,從而滿足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需求,“這既意味著金融服務在改革和發展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同時也為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出了強大的支持。”屠光紹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