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表示,創業板市場形成和帶動了高風險的股權資本市場,對于市場各方的風險定價能力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對資本市場風險定價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場各方需要循序漸進,共同努力,不斷提高創業板市場的風險定價能力。宋麗萍是4日在深圳出席2009創業板高峰論壇時做出上述表述的。不過,她認為,創業板市場的風險定價能力是一個不斷培育和完善的過程,即使是在成熟市場,面對創新型企業風險定價能力也會受到挑戰。 當前創業板的各項規則陸續發布實施,相關的培訓和投資者教育工作即將展開,籌備工作正在全面深入的推進,宋麗萍就創業板的功能定位及其實踐的途徑談了幾點看法。 在談到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時,宋麗萍認為,經過多年的努力,尤其是2003年中小企業促進法頒布以來,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中小企業投融資產業鏈,但從當前中小企業融資市場整體情況看,仍然存在兩個突出的問題。 一是股權資本市場發展相對緩慢。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的統計,作為我國創投主體的內外資專業投資機構2008年投資額僅42億美元不到全年GDP的千分之一,而創投發達國家這個數字可以達到1%。 二是創投過于偏好規模較大、較為成熟的企業,對初創期的企業關注不夠。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表明,2003年至2008年對初創期的投資金額為23億美元僅占總投資金額的20%,這對新企業的產生和成長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群體的培育是非常不利的。 宋麗萍表示,創業板的啟動對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風險定價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驗,我國要根據中國自主創新企業和成長性企業的特點以風險定價能力為關鍵環節,形成有利于這些企業成長的資本市場生態環境,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市場各方的共同努力,具體來說應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一是進一步調整監管理念和監管機制。創業板市場在制度設計過程中已經考慮了創新型企業和成長型創業企業的特點,在發行上市條件上突出了核心技術的披露要求,明確了交易所發行人、承銷商的風險警示責任,在交易制度上引入了投資者適當管理,防止定價機制扭曲等等,這些措施為市場定價功能的有效發揮創造了條件。就交易所而言,一方面要不斷提高信息披露的質量,努力給投資者一個真實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要促進市場的合理定價。 二是進一步發揮證券中介機構的作用。在今后創業板市場的建設過程中,中介機構要進一步提高研究能力,在引導市場合理定價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是進一步培育理性投資人。從主板和中小板企業的情況來看,中國投資者仍然需要進一步形成理性和成熟的投資理念,創業板市場上市公司的成長性高、風險較大,對于投資者的判斷能力要求就更高,因此創業板市場在制度設計上對投資者的投資經驗比較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