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的發布,引起了業內人士的熱議。上海證券報在第一時間采訪了長期關注創業板的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院長陳工孟,他表示,創業板推出正當其時,不但不會沖擊主板市場,還會對主板創投概念等相關股份有正面提振作用。
推出正當其時
上海證券報:中國此時推出創業板是否合適?
陳工孟:當前推出創業板的時機非常合適。中國股市經過前一輪的深調,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創業板此時推出,往上走的機會比較大,下降的風險則相對較小。而經過金融危機洗禮后留下的公司,都是真正有競爭力的公司,業績的泡沫現象比較小,中長期的盈利較有保障,這也有利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長期、健康發展。 此外,現在推出創業板,將對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有重大幫助。創業板可以為創投機構提供一個較好的退出通道,他們會更愿意投向早期的、成長性比較好的創新型企業,這對中小企業間接融資意義重大。
上海證券報:作為創投行業的資深專家,同時也是中國創業板的推動者之一,您是如何看待中國推出創業板的意義及作用的?
陳工孟:創業板不只是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中的一個環節,還關系到我國自主創新戰略能否成功實施,更關系到國家經濟安全。 過去,政府、專家甚至學界把創業板的推出僅僅定位于完善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一環或重要補充,這樣的定位還不夠高。創業板的推出對推動中國的自主創新戰略及創新經濟發展有重大意義。如果中國沒有創業板,缺乏退出通道,中國本土的風險投資業就沒辦法發展起來。而風險投資行業對一流的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非常關鍵,對戰略性科技成果的轉化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同時,創業板的推出對當前國家經濟安全作用重大。創業板推出后,能夠把創新型的高新企業留在中國上市,對國家經濟安全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不會沖擊主板市場
上海證券報:您如何看待創業板推出對主板市場的影響?
陳工孟:創業板的推出不但不會沖擊主板市場,還對主板市場有積極的正面提振作用。創業板需要的資金量并不大,因此它的推出不會對主板造成太大沖擊。而創業板的投資者以經過審核的機構為主,因此投資者方面也對主板影響不大。另外,創投概念股可能會因為創業板的推出成為熱點板塊而上揚。
上海證券報:哪些類型的行業、企業更適合上創業板?
陳工孟:上創業板不能規定哪些行業,每個行業都可以有上創業板的企業。確切地說,創業板應該是定位于創新型、高成長企業,這個創新可以是技術創新或盈利模式創新等。
未來可適度調低門檻
上海證券報:您如何看待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中對企業提出的上市門檻?
陳工孟:在當前情況下對創業板上市公司有較高的要求是比較合適的。但是,在推出兩年以后,可以將門檻適度調低。因為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要達到當前盈利的要求可能要花很長時間,過高的門檻不利于這類企業的發展,但現階段有一定的門檻是必要的。
上海證券報:創業板在制度創新方面還有哪些空間?
陳工孟:現在創業板的準備已經做得不錯了,大部分都參考了國際先進經驗。就制度創新的新方向來說,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準入門檻的創新。現在準入的兩個標準還可以更細化,例如進一步研究針對高新技術創新企業的一些辦法,對高新技術企業的門檻設置不宜過高。 第二,合格投資者的創新。關于合格投資者的界定可以再做研究,使之更為客觀合理。 第三,鼓勵吸引外資創投在境內上市的創新。外資投資企業在境內上市,要允許它們進來。如果有這么一個機制,那很多創投就沒必要到納斯達克等海外市場上市。海外投資機構在中國做增值服務,應該是利大于弊的,這也有利于引入海外的成功投資管理經驗。 第四,信息披露的創新。一方面,對于虛假信息的發布要有嚴厲處罰、絕不手軟。方式不要僅限于罰款,還可以停牌或者吊銷牌照。要把創業板打造成像納斯達克這樣知名度高的市場。
上海證券報:據您了解,目前創投行業對創業板的推出做了哪些準備?
陳工孟:有些創投正在積極行動,比如說深圳的很多創投在尋找一些早期的具有高成長性的企業作為投資方向。將來到創業板上市的公司中,絕大部分可能都會有創投的影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