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0-04-28 作者:吳芳蘭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機器人技術發展到今天,已經離應用越來越近了。走進上海世博會園區,你會發現,一些上市公司在這個領域里“潛伏”很久了。 在世博園區的出入口,就可以看到機器人“海寶”。由浙江大學研制的“海寶”,能用中日韓英法德等六種語言做自我介紹,會用中、英文進行3000多句日常對話,還會哭、笑、發呆,還可以通過手臂、頭部、腰部、底盤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并幫你照相。顯然,機器人“海寶”在這里擔當著一部分“導游”的角色,而園區內37臺機器人“海寶”,顯示了這類機器人的應用市場前景。 而“海寶”機器人使用了科大訊飛提供的智能語音技術。也正是這項技術,才令機器人“海寶”具有了清晰、流暢、富有節奏感的自然語音,還能表現出感嘆、疑問等難度較高的語氣,使人與機器人之間的對話更富表現力、感染力。 在上海企業聯合館內,則有一款工業機器人“發那科”,其造價在100萬元左右,他的誕生在自動化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發那科”身高5米、負重可達1.3噸,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款機器人。不過,他卻非常靈敏,能根據參觀者喊出的“火電”、“核電”、“風電”、“汽車”,在幾分鐘內將15個長寬高分別為0.8米的正方體拼出對應圖案,并將約1噸重的拼圖舉起。該款機器人是上海電氣合營公司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生產,上海電氣大股東持有該公司50%的股權。據該公司有關人士介紹,“發那科”的先進之處是實現了機器人視覺功能的智能化,這使得今后在流水線上工作的工業機器人除了完成重復性動作外,還可以實現“一人多能”,從而大大降低自動化流水線成本。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工業機器人在中國主要應用于汽車制造、點焊、密封和裝載行業。大約60%的機器人銷售在自動化領域,而汽車制造市場比重在40%左右。如在創業板上市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以研發生產工業機器人為主。 另外,在上海世博園區內,還可以看到烹飪機器人“愛可”;高仿真機器人“唐明皇”與“楊貴妃”;瑞典館則有一支由22個不同造型組成的機器人合唱團;日本館能欣賞到機器人演奏的《茉莉花》,還有微聲爬壁機器人、排爆機器人等。也許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就會改變我們的生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