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對吉百利的馬拉松追逐終于有了結果,后者同意以196億美元將其售給前者。收購通報稱,將“整合各地業務,尤其在發展中國家市場如巴西、印度、墨西哥、中國和俄羅斯”。兩家食品合并后勢必整合在華業務。 業內人士表示,吉百利在全球市場“風生水起”,但中國市場的業績卻一直不見起色。據了解,吉百利旗下有2500多款產品,每年在英國的營業額超過16.3億美元,在華的營業額只有約5億元。同是外資糖果品牌的徐福記,去年在中國也有37億元的銷售額。而吉百利今昔的“東家”卡夫,目前在中國的餅干市場份額已超過20%。業內人士分析,得益于中國市場的卡夫,必將會十分重視巧克力業務在中國的發展,重新調整策略重振吉百利在華市場。 至于收購后會有哪些調整,兩公司的中國區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收購案由總部進行,因此不予置評。據悉,英國工會Unite已發出警告稱,卡夫受到龐大債務拖累,將會向吉百利開刀,裁減7000名工人,以及其承包商的2萬人。至于中國公司的情況,有業內人士指出,想要重振吉百利,卡夫肯定會對吉百利“下手”。 業內人士還指出,卡夫與吉百利聯姻,受影響最大的是整個中國糖果市場。“目前中國的口香糖和巧克力市場基本被瑪氏、吉百利和雀巢等外資壟斷。”該業內人士表示,卡夫介入糖果市場,勢必撼動瑪氏、雀巢地位,中國糖果市場格局甚至可能因此改寫。 而生產中式傳統的新年糖、利是糖和奶糖的徐福記、嘉頓及大白兔們,由于巧克力等西式糖果已經滲透進春節等節日消費市場,也會受到沖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