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財政部公布的“2009年1-6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上半年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降幅繼續收窄,環比呈現增長態勢。但是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還難以斷言國有企業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1-6月,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97941.8億元,同比下降5.9%,降幅比1-5月減小1.5個百分點,6月比5月環比增長19.7%。 數據顯示,1到6月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5534億元,同比下降27%,降幅比1到5月減小3.3個百分點,6月比5月環比增長29.4%。自今年3月以來,全國國有企業累計實現利潤降幅連續4個月減緩,1到6月(-27%)分別比1到5月(-30.3%),1到4月(-32.3%),1到3月(-36.8%),1到2月(-43.7%)減少3.3、5.3、9.8、16.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1到6月石化、建材、施工房地產等行業盈利繼續保持增長;煤炭、煙草等行業效益相對穩定;機械、汽車、化工等行業利潤降幅繼續趨緩;電力行業扭虧為盈;鋼鐵、有色、海運等行業明顯減虧。 上海證券分析師陸正認為,利潤的降幅“比1-5月減小3.3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說明企業經營狀況在略微好轉。 但他指出,“除成本因素外,利潤降幅的減緩與2008年的基數有很大關系。”2008年的企業利潤前高后低,越靠近中期,情況越嚴峻。因此,今年靠近中期的數據反而就比前期的數據更加樂觀。“降幅減緩一定是好事,但不能對此過于樂觀。” 陸正認為,市場對2009年凈利潤增長一致預期偏于樂觀,未來盈利增長上調空間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