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11 作者:張良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當全球金融危機引致國內外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紛紛放緩前進的腳步之時,一些新生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卻在上海相機而動,開始投融資運作。11月7日,德厚資本上海總部正式落戶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城。德厚資本執行合伙人黃浩向記者透露,德厚資本不僅將近期的投資重點鎖定市值已大幅縮水的上市公司,而且正積極申請社保基金的支持。 基于對中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前景的看好,早在2007年,國際銀行業聯合會創辦主席、國際金融家協會理事長伊安·穆林在天津與其好友原天津市市長戴相龍等會晤時,就十分看好中國的私募股權市場未來發展,決定在中國籌備設立一家私募股權基金,并以個人名義投資入股。今年6月11日,德厚資本在天津濱海新區成立。 作為一家新生的人民幣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德厚資本規模達10億元人民幣,其中天津濱海創投引導基金和天津海泰控股共同出資15%,民企上海匯樂集團出資10%。該基金主要投向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產業等方面的PRE-IPO項目,尤其是區域性龍頭企業或政府重點扶持上市的企業。 德厚基金執行合伙人黃浩分析指出,“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領域危機風暴,國內股市大幅下跌,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縮水,A股平均市盈率降至14倍左右,產業資本將迎來又一輪收購兼并整合上市公司資源的極佳投資機會。我們的投資方向近期也重點鎖定上市公司領域。”相比5個月前,黃浩言語間更顯自信,“我們不但可以投資國內未上市發行的企業股權,然后扶植其成功上市。在條件成熟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參股或直接收購上市公司。另外,我們目前正在積極申請獲得社保基金的支持。” “我們的投資策略是以股權類投資項目為主,并整合GP相關資源。投資周期一般為18個月左右。”對于即將開展的投融資項目,德厚基金股權投資部總經理郭榮表示,“作為德厚資本投資方面的主要執行人,近期我們對上市公司進行了大量的現場調研和數據分析工作,以尋求上市公司財務型投資和產業投資機會。”郭榮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以今年10月24日收盤價格計算,即使以二級市場市值計算,出資1.1億元以下,可收購79家上市公司,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第二大股東收購成本在0.5億元以下的,共449家公司。而自10月6日至11月6日,上證所數據顯示,有45家上市公司共計14.3億元的股權通過大宗交易實現了轉讓。當然,對上市公司的股權投資,郭榮表示,“更著眼中長期的機會,從基本面出發,立足產業機會,12月份,德厚基本將會有一筆資金投入到上市公司股權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