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7-31 作者:趙一蕙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海正藥業、華立藥業等昨日披露,其被授予“創新型企業”稱號。至此,在首批91家創新型企業中,A股上市公司已達21家。 據記者初步統計,首批被授予“創新型企業”稱號的公司中,除了已上市的外,還有數家企業為擬上市公司。此外,雖然有些上市公司并未入選,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依舊在名單之中,此類企業達27家。 在27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創新企業中,大央企共占20家。這些企業有些直接控股旗艦類的上市公司,有些則同時為多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如榜單中的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鋁業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神華集團、寶鋼集團等企業的旗艦上市公司都是響當當的大藍籌。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則同時控制著中國衛星、火箭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 除去這些“控股型”創新企業,有21家上市公司直接被評為“創新型企業”。其中醫藥類上市公司有4家,為云南白藥、華立藥業、海正藥業、三精制藥,金屬以及非金屬行業企業有西部礦業、廈門鎢業,東方鉭業,新疆眾和,另外,寶信軟件、億陽信通等計算機應用服務類行業也在榜單之中。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了解到,很多上市公司也是剛剛得悉自家企業被評上“創新型企業”。事實上,2006年,科學技術部聯合國資委、全國總工會確定了中石化、深圳華為、聯想、奇瑞汽車等103家企業首批開展創新型企業的試點工作,同時對試點企業給予財政、金融、稅收優惠等多個方面的配套支持。 “這次名單的確定等于是對試點上市公司的情況的一個評價,涉及到工作匯報以及評估,然后在試點單位中確立了91家為首批創新型企業。”一家創新型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記者從一家醫藥類創新型企業了解到,該公司目前享受的主要優惠依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2006年聯合下發《關于企業技術創新有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主要包括四項優惠,為技術開發費稅前扣除、職工教育經費稅前扣除、加速折舊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這一優惠是普遍都有的,并沒有特別的地方,但是既然被正式確立為創新型企業之后,可能在信貸、研發資助等方面會有更多的長期支持或者優惠。”該公司表示。 而另一軟件類上市公司表示,這種扶持可能并不會立即體現在業績大幅飆升上,更多的是看企業所處的地區、產業園區以及所涉及的研發項目。不同級別的項目所獲得的科研經費支持也不同。不過,昨日接受采訪的上市公司均表示,確定名單后,創新型企業獲得的支持應該會加大,可幫助企業加速發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