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汶川地震專題]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后,美中貿易委員會一直積極鼓勵和號召美國企業界持續支援中國的抗震救災工作。據美中貿易委員會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30日,已有超過110家美中貿易委員會會員公司通過各種渠道向地震災區捐贈了4600多萬美元(約合3.22億元人民幣)現金和價值超過7500萬美元(約合5.25億元人民幣)的救災物資及愛心服務。很多會員公司還建立或啟動了員工與公司匹配的捐款機制。
美中貿易委員會在此次美國企業界支援賑災活動中開展了哪些具體工作?未來還有哪些活動計劃?這場地震可能對中國經濟及中美經貿關系帶來哪些影響?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美中貿易委員會負責中國事務的副會長溥樂伯先生。
溥樂伯說,美中貿易委員會在地震發生后迅速展開了有關支援抗震救災的行動。5月13日一早,他們首先與中國外交部和商務部聯系,及時獲悉中國政府指定的接受捐贈的單位和賬戶,然后迅速向設在美國的美中貿易委員會總部通報有關情況,并由總部通過電子郵件向所屬的超過250家會員公司緊急發送“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倡議書”。
5月20日上午,美中貿易委員會會長傅強恩及美中貿委會32家會員企業的40多位代表來到中國駐美大使館,悼念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死難人員,代表所在企業及企業全體員工向中國人民,特別是四川地震災區廣大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和誠摯慰問。
很多會員公司不僅在收到“倡議書”后迅速捐出了大量現金,而且提供了很多災區急需的物資裝備及技術服務,在抗震救災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A.O.史密斯(南京)熱水器公司除了在地震后迅速向中國紅十字會捐款100萬元人民幣,還決定從5月14日到6月14日的1個月時間內,每賣出1臺熱水器就從其利潤所得中拿出10元錢捐給災區,通過這項活動預計將再捐出100萬元。阿爾卡特上海貝爾公司在地震后立即向災區派出了由100名工程師組成的應急維修分隊,參與搶修和重建被地震破壞的通訊網絡。可口可樂公司已向災區捐款500萬元并免費提供1萬多箱純凈水。杜邦公司已向救援人員無償提供兩萬副纖維B專業手套和3500套防護服,確保救援人員安全開展搜救工作。波音、聯邦快遞等公司則動用飛機無償向中國運送救災物資。
隨著所屬會員公司賑災活動的持續開展,美中貿易委員會還及時匯總和發布捐款公司名單及具體捐助情況。這樣一方面使中國政府、媒體和民眾及時全面地了解美國企業界積極支援中國抗震救災的情況,另一方面也鼓勵和帶動更多的美國企業加入到支持賑災的隊伍中來。
溥樂伯表示,美中貿易委員會會員公司普遍非常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很多公司建立了專門用于慈善事業的基金。比如寶潔公司已在全國援建了26所學校,其中9所就在四川。地震后,寶潔又迅速捐款1000萬元人民幣啟動了“寶潔希望工程賑災教育基金”,并援建了災區第一所抗震希望學校。
溥樂伯深有感觸地說,這場大地震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災難,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災難,地震不僅激發了中國人民空前的愛國熱情和凝聚力,也讓國際社會緊密團結在一起。
溥樂伯說,美中貿易委員會最近也在關注地震對中國經濟以及中美經貿關系可能帶來的影響。雖然現在就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但由于地震主要發生在四川北部地區,而整個四川在中國經濟總量中所占的比重較小,因此從總體來看地震對中國宏觀經濟基本面不會造成明顯影響,但也要注意防止地震引發通貨膨脹進一步加重的問題。關于地震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由于四川境內的美資企業很少,美中貿易委員會目前還沒有收到關于美資企業在這場地震中遭到嚴重損失的報告。至于有觀點認為,中國在災后重建過程中,將有可能大幅增加從美國的進口,從而有利于縮小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溥樂伯表示現在不是討論如何平衡貿易逆差的時候,美中貿易委員會現階段的工作重心仍是鼓勵會員公司持續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和災后重建。
最后,溥樂伯說,從年初的南方冰凍災害,到西藏“3·14”打砸搶燒事件,再到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8年對中國來說是歷經磨難的一年,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多難興邦。溥樂伯表示,美企業界將繼續全力支持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抗震救災行動,相信中國人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不斷前進。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系非政府、非營利的組織,擁有超過250家在中國經商的美國會員公司。自1973年成立以來,該委員會在三十多年里為會員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以及咨詢、倡導等服務,并舉辦了多項活動。通過設在華盛頓、北京和上海的辦事處,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美、中兩地為會員提供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