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利率、超額貨幣發行、高失業率……這些問題都沒能阻止美元匯率繼續上漲。從2009年12月至今,美元指數已從最低74上漲到目前的84,漲幅達13.5%。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比差效應”還在繼續,羸弱的歐洲經濟催漲著美元。 這半年來,美元指數走上了一條持續上升之路,漲幅已經不小。而關于美元的未來,到底是一場反彈,還是演變為反轉,各方的辯論也依然在持續中。 細心的讀者應該記得,在中國學術界和市場界,分歧巨大。總體上看,認為美元是反彈的觀點居多,核心理由是美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依然問題多多。關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問題,認為希臘國家小、歐盟肯定會救助的聲音很多,此外不少人強調美國的債務和赤字規模比歐洲更為嚴重。還有一個觀點認為,當前美元大幅升值不符合美國利益,因為美國在實行“再工業化”和“出口倍增計劃”,需要弱勢美元政策。 這樣的看法不僅國內有。 國際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在2009年7月發布報告稱,未來一年美元指數或貶值7%,理由是投資者對高息貨幣興趣上升,以及全球經濟衰退步入尾聲,美元料將繼續保持頹勢,認為歐洲央行的信譽和全球經濟復蘇會給歐元帶來支撐。 2010年1月底,摩根大通發布報告,認為美元經過2個月的上揚后未能突破關鍵阻力,后市可能恢復其長期跌勢。3月底,摩根大通中國區總裁龔方雄指出,美元指數近期上漲的趨勢仍將繼續,但從中長期經濟發展的情況看,美國在今年內將繼續保持0~0.5%的低利率,因此美元指數不可能長期走強。 顯然,這些短期預測已經部分出錯,對于美元中長期的弱勢判斷則還需要時間來檢驗。 在此,我們有必要來聽一下非主流的聲音——要知道,過去半年判斷美元指數大幅上漲的人不多,更不用說認為美元會周期性上漲了。民間投資者劉軍洛先生是其中之一,他專注于全球宏觀和期貨投資研究。 自2000年以來,劉軍洛一直看空美元,轉折發生在2009年年中,他認為全球資金回流美元資產開始了。他指出,不能用過去的理論看問題,即便美國就業市場不能得到改善,美元也會上漲,因為當今是全球結構性失業周期。2010年1月4日,本報評論版刊登了他的長文《美元新一輪上漲周期已經開啟》,指出美國勞動生產率較歐洲、日本大幅提升,而中國將陷入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深淵,美元將迎來一個新的周期性上漲。 劉軍洛今年3月份的預測是,“最保守的估計是今年年底美元指數升至85”,而中長期,他認為三年內,英鎊對美元將跌到1,歐元跌到0.8,人民幣跌到20,日元跌到150。 這種觀點并不“孤獨”。今年3月,美國知名貴金屬市場投資人Christopher
Laird發布報告,預期今年年底美元指數將上漲到91的水平。5月4日,中金公司海外市場研究部發布報告,認為希臘等國的債務重組不可避免,預期歐元對美元匯率今年年底的目標是1.2,這意味著中金公司持續看好美元。 大膽的預測和激烈的辯論,都有待時間來檢驗。 而我們要密切關注其變化。因為對于中國來說,美元大幅上漲,意味著人民幣對歐元等非美貨幣的大幅上漲,這將削弱中國出口競爭力,而這不是主要的,更為關鍵的問題在于匯率的大幅變動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資本依然在流入中國。但由于人民幣匯率是被動升值,國際資本是否繼續看好中國,有待于對“美元未來”的回答。
(作者系本報評論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