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危機,美國的金融對策大體可以分為傳統金融政策和非傳統金融政策。前者,比如降低利率;后者,比如AMLF(借貸給購買資產擔保CP的金融機構)、CPFF(購買CP)、MMIFF(借貸給購買MMF資產的民間公司)以及購買國債等。在實施如上政策的同時,美國何以防止經濟泡沫呢? 在住房價格達到頂峰的時候,美國政府對泡沫的危機感便非常薄弱。美聯儲認為,快速提高利率是必要的,但這會對經濟造成致命打擊;比起防止泡沫,更重要的是在泡沫破滅后立刻采取行動;在泡沫破滅之后,通過中央銀行迅速降低利息便可以穩定資產價格。 顯然,美聯儲的這些觀點過于樂觀了,理由有三。第一,人們樂于見到隨著經濟的增長,土地價格上升,企業收入增加,股票價格提高。如何判斷其中是否有泡沫、有多少泡沫,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問題,美聯儲自己也沒有準確的答案,遑論及時拿出反應對策。第二,資產價格與一般物價不同,有可能出現一般物價非常穩定,但是資產價格急劇上升的現象。如何應對這一點,人們沒有答案。第三,泡沫吹起來的時候,皆大歡喜,但是泡沫破滅后將只有美聯儲來收拾殘局。因此著眼未來,有兩點值得注意:為防患于未然,美國現在開始就必須穩定資產價格;如果泡沫已經非常明顯,那么在與原來物價不矛盾的范圍內改變金融政策。
(作者系日本法政大學教授小峰隆夫 梁寶衛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