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4月8日落下帷幕。本次西洽會正值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十周年之際,也正值國際金融危機向縱深發展、擴大內需成為中國經濟重要訴求之時。因此,它既是一場獻禮,也是一場戰斗。
無論是東道主陜西,還是來陜參會的東部企業、海外客商,都展示了這種“危”中取“機”、逆勢而上的姿態。今年的西洽會首次實現全國31個省市區全部參會,客商總數超過十萬,港澳臺客商和海外客商數量創歷史新高。陜西省副省長景俊海在之前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說,本屆西洽會的主題是“開放合作,擴大內需,科學發展”,而擴大內需,西部比東部空間更大。從各省市區企業參會的熱情上看,顯然對這一點是認同的。
西洽會是一個窗口,從中可以見到西部在十年大開發之中慢慢歷練出的篤定和務實。筆者現場觀察到兩個不同往年的細節。其一,客商分流更加專業和細致。先按照專業和地域進行宏觀分類,然后借助導向手冊和電子分流平臺,將客商分流輻射到各有關市縣、各工業園區、各個企業,直到“點對點”接洽,大大提高了洽談的效率和成功率。但這個流程要通行無礙,事前要有大量的統籌調研工作,可見主辦方所下的功夫。其二,西洽會年年開,展區設置情況很能體現出西部經濟發展的動態和特色。今年除了投資合作館、旅游文化館等傳統展區,又增加了科技成果專利技術交易館、節能環保館兩個新展館。立足于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西部地區對高新科技、環保節能、動漫等新興產業更加重視,從參展情況看,這些產業也有漸成氣候之勢。
西部的篤定務實精神與危機意識相互滌蕩,又激發出了一種謹慎的雄心。西部五省區全部有備而來,重磅出擊。新疆團以煤化工、石油化工、鹽化工為重點,推介150個招商項目,無論是應對客商還是媒體都熱情高漲;青海團以湖藍色為主色調將展區打造成“乘風破浪”的輪船,以濃郁地方特色吸引海內外客商眼球,所提出的“自信、開放、創新”主題幾乎概括了國際金融危機下西部省區的共同心態。而東道主陜西也在不久之前提出了本年度GDP增長13%的目標,從現在掌握的資料看,這個目標居全國之冠。
清醒的自我認識、務實的發展策略、危機中尋轉機的態度以及謹慎的樂觀,這是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的西洽會所展現的“西部心態”。由于歷史原因,西部發展存在著很多困難。資本需求量大但資本形成途徑稀少,能源輸出量大卻導致資源地本身資源不足,高等教育蓬勃發展但消化人才能力欠缺等等。在與這些發展瓶頸的斗爭中,西部養成了自己的耐心和堅韌,因此應對危機的心態也更積極、更平穩。但愿西部地區能借東部產業西移的機會,更好地謀求自身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