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5-15 作者:張煒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
|
|
本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8.5%,高于3月份8.3%的漲幅。這一數據讓投資者再次感到緊張,加息預期增強,股市反彈更為艱難。 恰恰就在當日股市收盤后,央行宣布,從5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今年以來的第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 從歷史數據來看,2007年上半年,單月的CPI升幅均未超過5.0%;7月至12月份有明顯提高,月升幅分別為5.60%、6.50%、6.20%、6.50%、6.90%、6.50%。進入2008年,CPI升幅又上了一個臺階,1至4月份分別為7.10%、8.70%、8.30%、8.50%。考慮到2007年同期較低的基數,及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上漲,投資者對CPI升幅繼續維持高位已有預期,但本周一(5月12日)的股市還是對CPI數據公布非常敏感。 有分析人士在開盤前指出,大盤將看CPI的臉色,若數據低于8.3%,中短期可繼續做多,若該指標不好,便該退場觀望。其理由是,經濟數據并不只是造成心理壓力,而是實實在在的利好或利多。 本周一,滬深股指的走勢再次體現出中國特色,把“利空出盡便是利好”。CPI數據公布于上午10點左右,大盤先是低開并向下,在CPI數據出籠后穩步盤整,下午2點后向上尋求更大的反彈空間,雖尾市難有大的作為。雖然指數漲幅不大,但個股全面活躍,幾乎所有板塊都上漲,就連受到限售股“解禁”壓力的銀行股也不例外。浦發銀行當日雖有4.12億股限售股“解禁”,該股卻頑強地不跌反漲,收盤上漲了4.27%。 這種“利空出盡便是利好”的走勢,對場外資金有一定吸引力。2007年牛市攀升階段,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息等消息的公布,都被市場以相同方式“消化”。 2007年3月13日,在央行宣布上調存貸款利率后,滬市大盤突破當時幾次沖關失敗的3000點,隨后一路拉升到4300多點。那么,如今的股市還能像以前那樣發威,借著“4·24行情”的余威及“利空出盡便是利好”的沖勁,帶動大盤向4000點發起反擊嗎?在樂觀者看來,大盤上漲是必然結果,上周的調整已經部分提前釋放了風險。 其實,投資者還是需要多一份冷靜,不能像2007年那樣過于樂觀。首先看CPI高位的直接影響,在4月份數據公布后,市場上加息的聲音再度響起。 申銀萬國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李惠勇認為,“有必要提示央行,早加息可以將通脹造成的風險降到最低。當然,可以配合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等手段! 國金證券宏觀部總監楊帆認為,CPI居高不下,PPI向CPI傳導占重要因素,在這樣的宏觀形勢下,緊縮性貨幣政策放寬的可能性很小,提高存款準備金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的控制性手段,5月加息預期明顯增強。 而在此次CPI數據公布前,中國銀行的相關報告預計,二季度CPI可能達到8.3%的水平,較一季度有所上升。鑒于二季度物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投資有反彈的壓力,中行認為央行仍要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并預計二季度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上調的可能,利率也有上調的空間,可能不對稱加息1次。 央行在本周一再度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與市場預期相吻合。短期內,勢必讓股市再次受到考驗,而要像2007年那樣“逢兇化吉”,確實不是件容易事。 CPI升幅高企對股市的影響,投資者不能視而不見。尤其不少在市場上舉足輕重的藍籌權重股出現了業績滑坡,是不可忽視的風險隱患。 一項統計顯示,上證50成份股中,一季報有17家公布同比滑坡,占比高達34%;環比下降的公司有21家。中信證券、貴州茅臺等一季報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1.03%、62.92%,但環比卻又滑坡。其中,中信證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與2007年第四季度環比減少13.3億元,貴州茅臺環比減少3.8億元。上證50成份股云集大量權重股,其業績變動對指數的影響可想而知。 而且,從目前的情況看,二季度增長估計也不樂觀,券商、保險類上市公司發生業績“過山車”的概率較大。假如銀行股業績增長環比出現滑坡,對整個市場的考驗將更大。 “五一”剛過的市場還沉浸在年報業績增長的喜悅中,容易較少關注增長的持續性。實際上,導致2007年10月以來股市調整的“內外交困”因素,在目前并沒有完全消除,一批上證50成份股的業績“變臉”,使得市場隱憂加重。在此情況下,投資者不宜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快判斷大盤已經闖過反轉的“分水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