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關鍵年份,資源稅、個人所得稅、消費稅、增值稅轉型、物業稅等稅種改革都將在今年有比較大的動作和步驟。因此,有人稱委員們的建議,是在為即將到來的稅制變革預熱。
個人所得稅作為涉及人數較多的一種稅種,它的政策調整往往最吸引人的關注。2005年以來,我國連續兩次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先是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近期又調整到2000元,但多數公眾對此并不滿意,希望政府再次調整起征點,正如調查顯示,44.4%的人認為起征點應該定在5000元。 筆者盡管比較贊同網友們5000元作為個稅起征點的建議,但是,在現有國情和稅收制度下,減稅只能讓工薪階層以及高收入階層受益,而偏低收入群體,特別像個體戶和小企業主,得不到減稅“陽光”的普照。 筆者這樣講,并非不同意網友們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議,而是提醒我們的視角和目光,不要老盯著工薪階層。其實,除這個階層之外,還有不少人屬于弱勢群體的范疇,像個體工商戶和小企業主,這一部分人,由于受知識、社會地位等因素的局限,他們很難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這部分弱勢階層更需要減稅“陽光”的照耀。 應當講,由于目前個體戶和小企業的增值稅起征點過低,以及稅率偏高,嚴重影響到它們的正常發展。據許月剛代表透露,山西省2007年登記在冊的個體工商戶為128016戶,其中沒有達到增值稅起征點的占近三成。這些納稅戶中,絕大多數生活較困難,經營處于維持生計階段,在目前物價水平較高的現實下,經營困境更為明顯。 由此筆者聯想到,前一段時間,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發布的一組數字表明:1999年全國有個體工商戶3160萬戶,到2006年6月底下降為2505.7萬戶,個體工商戶減少約650萬戶,平均每年減少87萬戶。對于數百萬個體戶的人間蒸發,2006年《民營經濟藍皮書》認為,主要是因為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的創業成本過高,其中稅負過重是創業艱難的重要原因。 因此,筆者強烈呼吁,國家職能部門也應把個體戶和中小企業,納入減稅計劃的范疇,早點實施減稅政策,這不僅能減輕這個弱勢群體的納稅負擔,而且也能增進創業者的活力,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偉大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