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房管局嘗試組建一家公共住宅建設投資公司,實行微利經營,專門負責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問題樓盤等的投資建設。不過,這家頂著紅頭文件的企業還沒有誕生就已經招來了各種質疑。(9月24日央視《經濟半小時》)
一般來說,政府的職責是當好裁判員,除了必要的監管外,不能直接插手市場。現在,政府卻要搞一個“紅頂開發商”從事房地產開發,這很有些充當運動員與民爭利的嫌疑,因此質疑乃至非議都是可以預料的事情。不過,筆者對于這樣一個“紅頂開發商”基本上持歡迎態度。 市場問題靠無形之手來解決是一般規律,但是當市場失靈的時候,政府出手也是一種必須。從鄭州市的情況看,保障住房建設確實面臨著市場失靈的問題。這些年,鄭州總共下達了1016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建設計劃,實際開工的只有623萬平方米。數據顯示,該市經適房的供需比例將近一比十,顯然不是老百姓不想住經適房。問題在于,按照國家的統一規定,經適房開發利潤不能超過3%,對于這種沒并多少肉的骨頭,開發商不愿意啃。任志強的名言很說明問題,“開發商沒有責任為窮人蓋房子!” 在市場房價屢創新高、保障住房嚴重短缺的情況下,政府當然不能繼續被開發商扼住脖子。在保障中低收入群體住房權利的問題上,市場不能解決的,就必須由政府來履行托底的責任。組建一家“紅頂開發商”,把其他房產商不愿意干的活攬起來,這當然算是一個好主意。 必須明確的是,紅頂開發商所承擔的是一種托底的使命,而不是為了謀取這一部分壟斷的利益。如果是為壟斷利益算計,那么紅頂開發商就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保障住房的建設市場必須是永遠開放的,應當歡迎任何房產商隨時參與競爭。紅頂開發商雖然戴著官辦的紅帽子,它也必須按照市場法則辦事,如果在競爭中無法站立腳跟,理應按照市場規律允許其破產。紅頂開發商的倒掉對于保障住房建設市場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它完成了托底的使命。 然而,鄭州市房產局局長王廣國告訴記者,住宅投資公司成立后,在一到兩年內,將逐步壟斷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市場,也就是說,將不再允許其它企業涉及這方面業務。這樣的表態就讓人看不懂了,既然紅頂開發商僅僅為托底而生,為什么必須賦予它壟斷的地位呢?這其中暴露的,是一種頑固的“官辦”思維。因為權力在手,賦予一個官辦企業以特權,實在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這種思維恰恰背離了整個嘗試的良好初衷,要知道,紅頂開發商是為被打敗而生,而不是為了謀取最大利益、永立不敗之地而生。 紅頂開發商的使命,是責任托底而不是利益壟斷。為了托起老百姓的住房夢想,有必要請紅頂開發商遠離壟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