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藥品是治病救人的武器。但凡武器都是“雙刃劍”,既可殺敵,也能自傷。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任何藥品都可能產生過敏反應和毒副作用。
用于抵抗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的抗生素是上世紀人類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它使得一度排在疾病病譜首位的傳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類也因此減輕了病痛,延長了壽命。但就是這一給人類帶來福音的偉大發明,幾十年后卻演變成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隱形武器”,這種變異源自人類對抗生素的濫用。
有人對濫用抗生素的兩大害處作了形象的比喻:一是“鍛煉敵人隊伍”。它促使病菌的抵抗力越來越強,“新生代”耐藥病菌不斷產生,難以殺死。二是“破壞統一戰線”。人體內住著許多有益菌群,濫用抗生素會殺死“自己人”,導致體內菌群失調,免疫力下降,使耐藥細菌乘虛而入。近年來,一種具有致命性、傳染性,可以抵抗最強抗生素及藥物的“超級病菌”已在地球村肆虐。有報道說,美國一位世界很有影響力的科學家兩年前預言,今后5到10年間,超級病菌將擁有對抗現存所有抗生素的抗藥能力,導致因感染超級病菌而傷亡的數字達到頂峰。
我國是世界上濫用抗生素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面對如此嚴峻的用藥安全隱患,我們將如何應對?
一是確立人本理念,提高用藥安全意識。用藥安全,包括藥品本身的質量及合理用藥兩個方面,藥品的研制者、生產者、經營者、管理者、宣傳者、使用者都是安全鏈條的重要環節,且環環相扣。鏈條所維護的是人的生命。然而,我們所面臨的嚴峻現實是:裂痕無處不在,人的價值正在被一些集團或個人利益所替代。要修補裂痕,打牢鏈條,必須重塑“生命至高無上”的人本理念關愛生命,提高用藥安全意識。
二是加強科學管理。要保證藥品質量,政府管理必須科學、到位。醫藥衛生行業關乎國計民生,政府理應給予更多的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全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與社會環境。近兩年國家對藥監部門反腐力度的加大、對商業賄賂的重拳出擊、相繼出臺抗生素限售令及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對改變藥品市場的混亂狀況起到重要作用。但對于影響用藥安全的各個環節存在的現實問題,如醫院發展資金不足、藥監部門力量薄弱、流通渠道混亂無序、廣告宣傳大量違規等問題,仍需進一步對癥下藥。對濫用抗生素問題的限售令、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還需出臺配套措施落實。
三是加強對醫生、藥師的職業道德教育。醫生是最具權力的藥品使用者,是處方藥的掌控者。目前亟須解決的是醫生“明知故開”與無知亂開兩方面不合理用藥問題。一方面要抓好對醫生的職業道德教育,規范醫院管理,嚴罰醫療、醫藥腐敗,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對醫生、藥師的職業培訓,提高其職業素養。此外,應盡快出臺《職業藥師法》,強化執業藥師的把關職能,扭轉藥師淪為藥廠推銷員的不正常現象。
四是加強科普宣傳,引導患者科學用藥。鑒于自行用藥在我國消費者中占有相當比重、百姓用藥知識匱乏之現狀,加強用藥知識宣傳,引導消費者走出用藥誤區刻不容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