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19日)上證指數低開低走,尾盤下跌260點,跌幅高達7.70%,也創出近七年來的最大日跌幅,股市“黑天鵝”就此產生。對于股市突然暴跌,銀監會委托貸款新政與證監會[微博]處罰券商融資融券業務被解讀為“罪魁禍首”。而筆者則以為,規范券商兩融業務是有利于市場健康發展的,股市上演“黑天鵝”主要在于券商兩融業務特別是融資業務頻現違規行為。
依筆者之見,在券商兩融業務中,不僅融資業務與融券業務發展極不平衡,而且50萬元的資金門檻也被相關券商一再降低,個別券商的門檻甚至形同虛設。在券商兩融業務突飛猛進的背后,實際上隱藏著巨大的風險,而本周一滬深股市暴跌已經作出了詮釋。
事實上,監管部門不是首次處罰券商兩融業務違規。但是此次處罰,不僅違規的券商“擴容”至12家,有的券商還存在整改不到位、受過處理仍未改正甚至出現新的違規等問題,凸顯出券商在兩融業務上的亂作為。
由于監管部門規范券商的兩融業務,并再次重申了50萬元的資金門檻,不僅券商的業績會受到影響,許多本不夠資格的投資者今后將只能平倉,這也意味著今后參與兩融業務投資者的大幅減少。而且,隨著融資買入額的減少,也必將對相關個股股價產生壓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周一的股市下跌,或許僅僅只是開了個頭,這實際上也是兩融違規上演股市“黑天鵝”的一種延續。
券商兩融違規隱藏的風險巨大,背后的代價同樣不菲,重要的是,因兩融違規導致的股市“黑天鵝”不能重演,兩融違規問題亟須解決。上周五監管部門雖然通報了處罰結果,但無論是力度還是深度都遠遠不夠。作為股市“黑天鵝”背后的始作俑者,監管部門應該沒收券商因兩融違規所獲得的收益,對于屢次違規者應撤銷其業務資格。
筆者以為,規范發展融資融券業務,除了需要完善制度建設之外,兩融“跛腳”的格局必須改變,券商重融資輕融券的觀念必須改變,投資者做多才能賺錢的投資理念必須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