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來拉票,今年特別重要。
本周,英國工業聯合會(CBI)舉行年度大會,對于英國各大黨高層來說,這是一個演講技巧的競技場,也是直面英國豐厚票倉——商界的民意角力場。而作為2015年5月份英國議會選舉之前的最后一次CBI年會,三大黨——保守黨、工黨和自民黨的領袖都來了,企圖以出眾口才拉攏商界人士。更為重要的是,這里的部分聽眾也許是保證選戰順利進行的“錢袋子”。
CBI是英國規模最大的企業會員機構,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政治游說團體。目前,CBI擁有19萬會員企業,這些企業的總雇員人數更是占到英國私營部門雇員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其強大的存在感和龐大的商業網絡,CBI成為企業意見調查和專題研究的信息平臺。
不難理解CBI年會這一舞臺,對于黨派領袖來說是一個安商、親商的秀場。但如果政客表現得過于服帖,又會引起普羅大眾的反感,這就需要掌握一個良好的平衡。現場答聽眾提問的環節能夠考驗他們的反應能力,期間若點綴幾個英式幽默的段子當然最好,總之就是要讓大家覺得有理又不沉悶。
由于CBI一直以來主張英國留在歐盟,故自從執政黨領袖卡梅倫提出2017年脫歐公投以來,每年此刻他都難逃一頓修理。今年他還是強調,提出公投建議的初衷在于促進歐盟的改革,使之減少文牘主義,變得更加實用主義而非技術官僚化,同時捍衛對本國政策的自主與自裁權等。但問題就來了,改革的衡量標準是什么?如果其真的改得如英國所愿了,那么公投是否還進行?
不過,精明如商界人士也不會較真,他們知道卡梅倫的2017年脫歐建議是一個緩兵之計,旨在安撫保守黨內深藍陣營,同時安穩國內中下層民眾那顆疑歐甚至反歐的心,因為后者認為不斷涌進的東歐低技能工人搶占了他們不少飯碗。只是說,公投這一招確實增加了企業的不確定性,影響到其長期投資行為。不少分析機構在近期調低對英國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也是基于這個因素。
而此前宣布將提高企業稅率和富人稅率的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則在演說中咬著民眾生活水準下降這一點不放,抨擊執政黨經濟政策的失效;同時也善于造勢地稱贊CBI的親歐立場,舉起反脫歐大旗。對于稅收問題,其圓滑地回避關鍵點,只是以“公平稅收”以及“和商界長久的友好關系”等含糊措辭應答。
自民黨盡管是執政黨之一,但作為少數黨,其存在感已經走弱,和保守黨的分歧也日益加大,但在歐洲議題上它站在了商界和工黨一邊,反對英國脫歐,以至于讓大家遐想,若工黨明年大選勝出,且又不能獨自組閣,自民黨會否投靠工黨這棵大樹組成新的聯合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