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負責人日前介紹,對于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職業資格,一律取消;有法律法規依據的準入類資格,如果與國家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并不密切,或者自身不宜采取職業資格方式進行管理的,將建議按程序提請修改法律法規后,予以取消。
職業資格考試太多、證書太亂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職業資格認證泛濫是政府部門審批權擴張以及利益驅動的雙向產物。每一道不必要的職業資格認證,就是為民眾設置準入障礙,從中主管部門不僅獲得巨大經濟利益,而且牢牢控制著這個領域的主導權,從而嚴重影響到了相關領域和產業的良性發展。企業面對拿著一大堆證書卻仍不符合素質需求的“人才”而發愁,好不容易獲得職業資格認證的求職者,則與市場需求脫節而找不到合適的工作。近年企業人才缺乏與找工作難并存,泛濫的資格認證即是重要原因之一。
無法律依據的職業資格許可明年全部取消,這一思路是對的,但改革還應更進一步。比如,按照現有的規定,汽車駕駛技術學習者必須交納高昂學費,經當地交警部門認定的駕校培訓后才能參與駕考并取得證書。雖然考取駕照方能上路是世界各國的通行準則,但由交警部門許可的駕考培訓鏈條極不合理,民眾為何不能自由選擇是通過自我學習還是參加駕校培訓,來獲取駕考資格呢?
說到底,任何職業資格認證的出發點都應是保障公共利益,不能由政府自我規定,甚至獨家壟斷,借機生財。在許多方面,政府管得太多,結果不是管死就是越管越亂。包括職業資格在內,簡政放權只是第一步。職業資格認定交由行業協會和學會之后,它們要與政府主管部門徹底脫鉤,否則就是換湯不換藥的“二政府”,繼續通過地下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