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5月經濟數據好于市場預期,而這也很可能表明在二季度以來穩增長政策的作用下,一季度過快下滑的經濟增速目前已初步止住。但是由于主要市場化部門增長的疲弱,經濟下滑壓力還未根本減輕,今年下半年經濟實現企穩回升,全年實現7.5%左右的增長預期目標仍需要更多的穩增長政策助力。
穩增長初見成效
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從去年四季度的7.7%回落至7.4%,以及4月工業生產活動的疲弱都讓人們擔心二季度經濟增速持續放緩。但5月公布的各項經濟數據表明,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有所緩解。
第一,投資增速雖然持續放緩,但是受益于穩增長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投資增長的因素正在增多。如5月以來,中央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基建工程和其他預算的支出進度,財政對于穩增長的扶持力度顯現:1-5月全國財政支出累計增長12.9%,大大高于4月9.6%的水平,這也推動了中央項目投資的明顯提速,1-5月份同比增長8.7%,增速比1-4月份提高3個百分點。再如前期不利于投資增長的資金面情況也有好轉的跡象:1-5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185835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比1-4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其中,受益于央行貨幣政策微調帶來的銀行信貸擴張動力的增強,1-5月資金來源中,國內貸款增長13.5%,增速提高1.6個百分點。這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基建投資增速的反彈。
第二,消費增速繼續保持平穩。今年一季度以來受累于加大反腐力度帶來的政府消費增長疲軟,以及房地產市場景氣度下滑帶來的相關商品增速回落,今年一季度消費相對于去年底出現了明顯回落,但是5月以來,消費增速卻明顯回升:同比名義增長12.5%,比上月提高0.6個百分點。我們認為,由于就業的穩定,居民收入仍保持著較快的增長,進一步有利于消費的平穩增長。
第三,受益于全球經濟復蘇的進一步好轉,5月我國出口增長明顯改善,同比增7%。而考慮到去年6月后出口基數因素減弱及外圍經濟持續復蘇,我們預計未來幾個月出口將保持溫和反彈的趨勢。而在需求有所企穩情況下,工業生產活動也得到提振:5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比4月份加快
0.1個百分點。
穩增長仍需助力
盡管在穩增長的政策作用下,5月經濟增長有了企穩的跡象,今年二季度經濟增速也有望保持穩定,但由于市場內生驅動的經濟部門增長的疲軟,下半年經濟下滑的壓力仍較大。
從過去幾輪經濟復蘇的經驗來看,除非基建投資增速明顯發力,否則在房地產和制造部門投資增速持續下行的情況下,投資增速還將繼續回落拖累經濟增長。因此,保持目前基建投資較高的增長就成為穩定下半年經濟的關鍵。我們注意到,政府已經做了多方面的部署。如近期國務院擬部署對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全面督查,這無疑有利于督促各地加快投資計劃的啟動和實施,激發各地穩增長的熱情。
但這些穩增長的政策落實仍會遇到較大挑戰。在今年地方政府債務面臨近年來最大償還壓力,中央要嚴格控制今年地方政府債務增長情況下,各地如何才能推動基建投資的持續增長?這無疑需要政府采用更多的市場化或創新性的手段,充分盤活社會各類資源,以此激發社會多方面的經濟增長潛力。而我們認為,以下的政策措施或手段將是下半年政府穩增長的“抓手”。
第一,財政政策方面,雖然以今年預算支出衡量,下半年繼續擴張的空間并不大,但中央下半年加快督促各地盤活財政資金的使用,將會有利于促發更多超過今年預算支出的財政資金加快投放,以進一步助力穩增長。
第二,貨幣政策方面雖然不搞強刺激,但央行仍可以通過逐漸加大貨幣政策微調力度的方式,實現流動性在可控條件下的寬松目的,而這些定向寬松政策表面上僅針對少數部門,但它們引發的流動性釋放最終卻會讓經濟整體部門獲益。
第三,受益于中央系列政策帶來的民間投資環境改善,今年民間投資占比持續提升,1-5月已達到65.1%,創出近年來新高。下半年中央還將繼續加快落實各類民間投資促進的措施。如5月底發改委發布了首批向社會資本開放的80個示范項目,并表示對于80個項目之外的符合規劃布局要求、有利于轉型升級的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也要加快推進向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開放,這無疑有利于打破目前制約民間投資的藩籬,提振民間資本的信心,強化目前穩增長的力量。
第四,我國過去為防止經濟或某些部門發展過熱曾實施了過多的行政限制,目前隨著經濟環境的趨冷,這些行政政策也將會較大程度上解除。再如,銀監會表示當前為了更好地盤活存量,增加資金的有效供給,將根據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多元化的需要,相應調整存貸比的內容,這也表明銀監會將會擇機對存貸比的分子、分母內容進行調整,將進一步解除銀行放貸的約束,有利于下半年銀行信貸擴張。
當然,在這些政策的使用方面,中央也會注意輕重緩急,如在經濟增速還未觸及7.2%的經濟增長底線時,為保證今年改革的順利推進,中央會加快推出有利于帶來經濟中長期穩健增長效應的改革措施,如加快簡政放權的實施力度,加大對于中小企業的減稅力度等,而那些僅利于短期經濟增長,不利于經濟中長期穩定增長的政策,如全面降準、房貸門檻降低等將很可能更為慎重地推出。這樣的政策安排雖然不利于今年下半年經濟較快回升,全年經濟增速也很可能小幅低于7.5%,但卻更有利于減輕經濟增速下滑的壓力,倒逼各方面的改革提速,而當更多的改革紅利因此而加快釋放,市場化內生的經濟增長力量逐漸增強后,今后政府穩增長的壓力也將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