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鋼貿企業來說要么轉型升級,要么坐以待斃,否則春天遠遠不會光臨。鋼貿商未來要想真正發展,必須實現自身的轉型,轉型為流通商,承擔起鋼材產品的流通全過程管理。
有消息稱,福建寧德市周寧縣有8萬人在上海從事鋼貿行業,在經過3年的洗盤后,如今幾乎全部淪陷。應該說,鋼貿行業成就了福建寧德人,伴隨著房地產和基建投資的興起,從2008年到2010年,整個鋼貿市場一片火熱。有業內人士說,就拿含金量最低的螺紋鋼來說,好的時候鋼貿商一噸就能賺200至300元,很多寧德人在鋼貿行業中越做越大。但到2011年,鋼貿商這個群體突然不受歡迎了,寧德人的“聯保聯貸”行為更是讓人們“談鋼色變”。
如今的狀況是:一方面鋼貿行業在經歷過大洗牌之后,似乎有復蘇跡象,目前鋼貿企業已處微利狀態。加上鋼貿商們不再使用“聯保聯貸”的做法,風險遠比之前小很多。但另一方面,專家和中鋼協卻對整個鋼鐵行業不斷發出警示,堅稱最壞的時刻還遠沒有過去,鋼鐵行業和銀行業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2014年將是鋼貿風險大面積爆發的一年。中鋼協則在今年一季度的報告中稱:“現在開始或真正進入了冬天”。
不可否認,與2012年和2013年相比,鋼貿行業進行了大變革,一方面鋼貿商不再“聯保聯貸”,另一方面大部分鋼貿商不再試探性地對賭市場漲跌,整個鋼貿企業去杠桿化成效明顯,同時鋼貿商們目前還處于10至20元/噸鋼材的“微利”狀態。但要說鋼貿商的冬天過去,春天不遠,那也是一廂情愿。
首先,目前整個鋼鐵行業供大于求的情況沒有改變,同時原料鐵礦石漲價將雪上加霜。從原材料看,國內唐山鋼坯前階段的價格為2700元/噸左右,與去年相比差不多。但進口礦2013年價格最低在100元/噸附近,而現在的礦價卻是130元/噸左右。一邊原材料價格上漲,另一邊需求疲軟價格漲不上去,2014年中國鋼鐵行業的整體行情難言好轉。
再者,銀行出于風險控制的考量,對于鋼貿企業抽貸力度加大。坊間流傳,銀行行長的2014十不“貸”:“山西的煤礦江蘇的光,上海的紙銅河北的鋼;央行商票民企的倉,轉口套利寧德的場;打折房貸昨日夢想,商業地產城市暮光。煤炭、光伏、銅融資、鋼材、無擔保票據、鋼貿、商業地產和房貸已是夕陽產業,所以對鋼貿商來說晚轉型不如早轉型來得好。
最后,由于出口需求疲軟、國內投資萎縮、環保標準提高,整個鋼鐵行業“去產能化”已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就算鋼貿商目前存在些許微利(弄不好還要虧損),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未來對鋼鐵、水泥的需求將大幅減少,現存的鋼貿企業或許還要繼續進行殘酷的第二輪洗牌。所以面對鋼貿企業來說要么轉型升級,要么坐以待斃,否則春天遠遠不會光臨。
筆者認為,鋼貿企業轉型已迫在眉睫,很多鋼貿商把資源買回來再賣出去,賺取差價,這實際上只利用了流通領域的一個很小的環節,就是交易環節。而流通全過程,其實是產品生產出來,通過交易、物流,最終送達消費者手中。如果能將物品控制在手中,就可以進行加工等很多流通領域應該做的事情,為交易平臺所用。
現在,有些鋼貿商做房地產不做鋼貿,這不叫轉型,叫轉行。鋼貿商未來要想真正發展,必須實現自身的轉型,轉型為流通商,承擔起鋼材產品的流通全過程管理。此外,如果有實力,鋼貿商還可以嘗試開發利用網上交易平臺,推進集成運作,形成虛擬與實體“無縫對接”的電子商務運營模式,這是鋼鐵現貨市場未來發展的重要路徑。
中國鋼鐵行業的問題是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而不是周期性問題,目前正處于去產能化、去杠桿化的進程之中。唯有早日轉型升級或許還有一線生機。而聯保聯貸、對賭鋼材價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