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優先股過快擴容,企業廉價資金來得太容易,就有可能扭曲企業的行為,如果是這樣,優先股無疑就沒有達到出臺的初衷。
備受關注的優先股發行有了新的進展。四大行之一的農業銀行近日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通過發行優先股議案,擬發行不超過8億股優先股。按每股票面金額100元計,融資最多將達800億元。
優先股兼具股票融資和債券融資的特點,與普通股相似之處在于不需要還本,屬于長期的資本融資,與債券的共同之處則是相對固定的股利,投資回報較為穩定。而且,在破產清償過程中,優先股的清償地位先于普通股,對優先股股東有更多的保護。
雖然優先股的股息率與長期債券發行利率相差不大,另外,相比債券事先規定有償還期限,無償還期的特點使得優先股對發行人具有較大吸引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優先股對發行方來說相當于無需還本的“債券”,它事實上擴大了上市公司廉價資金的供給,尤其在優先股發行快速擴容的情況下。
公開資料顯示,農行已是第二家公布優先股發行計劃的銀行。4月29日,浦發銀行公布了300億元優先股發行計劃,為中國銀行業首家。首批試點發行優先股的商業銀行將包括工、農、中、建四大行和浦發銀行,預計最快上半年就將發行,總額度為3700億元左右。
僅從這幾大銀行的發行規模來看,總量已經較為驚人。這對于今年剛剛開始試點的優先股發行來說,是否步子邁得太快了一些?
資金成本的變化是市場調節的重要組成部分,融資成本的提高對于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融資成本上升造成企業財務負擔的提高,影響公司利潤,但另一方面它也會約束企業,使其避免盲目投資,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如果優先股過快擴容,企業廉價資金來得太容易,就有可能扭曲企業的行為,如果是這樣,優先股無疑就沒有達到出臺的初衷。
另外,優先股發行會影響普通股股東即期回報,因此,快速擴容需要更加謹慎。農行公告里提出,假設本次優先股發行總規模為800億元、股息率為6%且全額派息,在不考慮募集資金的財務回報且優先股股息不可于稅前抵扣的情況下,該行每年可向普通股股東分配的凈利潤將減少48億元。理論上來說,優先股會攤薄每股收益,進而減少普通股的息率。
好在農行在公告中同時作出了承諾,“本次優先股發行的當年,
2014年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收益即可回到2013年每股收益人民幣0.51元水平之上。如果經營業績出現下滑,將對本行高管層的薪酬產生重大影響”,這相當于農行為優先股發行立下了盈利“軍令狀”。從對所有股東負責的角度,希望更多優先股的發行方能夠作出類似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