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股市持續下跌讓投資者難以賺錢,投資者就是把錢交給投資基金來打理,還要被“老鼠倉”蠶食,而且還要面對基金經理投資水平低下的問題。
匯豐晉信基金公司的80后女基金經理鐘小婧,近日因涉“老鼠倉”被上海證監局取消基金從業資格。與其他“老鼠倉”運作者大賺特賺不同,鐘小婧的“老鼠倉”虧損了8.45萬元,成為市場笑談。
上海證監局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鐘小婧在2009年7月20日到2012年1月3日擔任匯豐晉信平穩增利基金基金經理及備崗期間,獲得匯豐晉信管理的11只股票型基金、混合基金投資品種信息的查詢權。鐘小婧使用自己的證券賬戶以及具有部分控制權的張某證券賬戶,同步于或略晚于匯豐晉信各基金買入同一公司股票,共交易股票12只,累計買入成交金額324.8511萬元,虧損8.45萬元。
基金經理的“老鼠倉”都虧了,這確實是一個笑柄,但它又不純粹只是一個笑話。在“老鼠倉”虧損的背后,折射出來的是市場投資環境的不佳、基金行業投資水平的低下。自2007年股市見頂后,A股一直處于回調狀態,只是在2009年出現過一波強勁的反彈,隨后就再度進入盤跌狀態,一直至今。在鐘小婧內幕交易期間,股指下跌了1000余點,跌幅超過30%。所以,鐘小婧的“老鼠倉”虧損也并非不可思議。當然,這也暴露了一些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連自己的“老鼠倉”都虧了,又如何能為基民賺錢呢?
所以說,基金“老鼠倉”的虧損佐證了這幾年來A股投資環境的惡劣。不僅股市持續下跌讓投資者難以賺錢,投資者就是把錢交給投資基金來打理,還要被“老鼠倉”蠶食,而且還要面對基金經理投資水平低下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市場,難怪一些投資者信心不足,逃離A股。
要提振投資者的信心,股市務必要形成賺錢效應。一個市場如果連基金經理的“老鼠倉”都虧損,那么這個市場就很難形成賺錢效應,也就很難留住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