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股票指數出現了很有意思的變化,昨日收盤之后,上證指數跌0.5%,深證成份指數跌0.21%,滬深300指數跌0.19%,上證180指數跌0.13%,最牛的是上證50指數,上漲0.22%。投資者可以發現,越是精選的指數,走勢越強,覆蓋面越大的指數,走勢越弱。這和主力資金關照程度呈正相關,說明現在的股票已經存在嫡庶之分。
能夠入選上證50指數的股票,相當于是皇后所生,最為尊貴;深證成份指數股和上證180指數股也能算是各類妃子所生,也還算可以;入選滬深300指數的,母親至少也是個嬪位;什么指數都入選不了的,基本都是宮女生的。
于是,在管理層要維護一個漂亮好看的指數時,首先會選擇嫡出股票買入,不管是匯金公司,還是社保、保險,主要都是買入嫡出股票;滬深300指數由于關系到股指期貨,也會有外圍機構適當關照;其他股票,基本隨波逐流,除了大股東和獨具慧眼的基金外,基本都靠中小投資者支撐。于是在股市資金供給不平衡的時候,中小散戶流出的資金引發庶出股票整體走弱,而國家隊背景的資金,支撐著嫡出股票走強。
雖然庶出股票不招機構待見,但庶出股票易出黑馬,中小散戶還是愿意在其中嬉戲。嫡出股票的任務是反映中國經濟的不斷高速增長,它們的股價往往跟隨政策而動。
顯然,現在的股市是不應該下跌的,不說各路利好不斷,就說股指一跌就有資金護盤,已經表明了管理層的態度。未來嫡出股票仍然會不斷受到護盤資金的支持,但庶出股票,則只能靠自己的努力,成與敗全看公司高管們的腦瓜好不好使。
本欄認為,未來投資者能夠預見的盈利機會主要有兩點:一是在股價下跌比較瘋狂時可以逢低買入嫡出股票,等待國家隊資金救市;二是不斷參與新股申購,中簽后擇機賣出。至于廣大的庶出股票,它們注定跌多漲少,投資者還是應該以避險為第一要務。
投資者千萬別抱怨股票的嫡庶之分,等滬港通實施了,投資者可以欣賞一下香港股市的嫡庶之分,匯豐銀行、和記黃埔等藍籌股不僅交投活躍,而且還有個股期權、股票期貨等許多衍生品,同時數量超級龐大的仙股成交困難、無人喝彩。未來的A股也將逐漸向這一方向演變,投資者也將逐漸適應這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