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于減輕企業財務負擔、增強企業投資動力具有重要意義。有觀點認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就是要降低基準利率。筆者認為,這一觀點并不正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有多種途徑,但目前不宜采取降低基準利率的方式。
首先,降低企業融資利率需要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關鍵在于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于票據貼現貸款。數據顯示,人民幣票據融資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從2013年一季度的4.62%大幅提高到2013年四季度的7.54%,提高了63.2%。考慮到去年以來央行存貸款基準利率并未改變,而去年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持續緊張。因此,票據融資利率上升主要原因就是銀行市場資金利率攀升。
實際上,票據貼現貸款利率與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一直是密切正相關的。今年二三月份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市場資金利率回落,票據融資利率也比去年四季度有明顯回落。盡管目前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相對寬松,但由于去年6月份流動性事件的影響,目前市場普遍預期今年五六月份資金形勢仍會較緊,有必要提前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防止流動性再次明顯緊縮進而推高票據融資利率。
其次,降低企業融資利率可以適度調整融資結構,增加銀行貸款占比,降低信托貸款、委托貸款等影子銀行融資占比。近年來,由于貸款規模受限等原因,信托貸款、理財融資、委托貸款等影子銀行活動增長較快,盡管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但由于影子銀行鏈條長、不透明,其融資成本也遠高于一般銀行貸款。
2013年社會融資規模為17.29萬億元,比2012年的15.76萬億元增加9.7%,但人民幣貸款占比下降了0.6個百分點,而融資成本明顯較高的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占比則分別提高了2.5和6.6個百分點,這也是企業感到融資成本上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適度增加銀行貸款規模,引導企業更多從銀行渠道融資而不是被迫從成本更高的影子銀行渠道融資。
第三,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應該大力發展股票和債券融資。與貸款等融資方式相比,股票和債券融資更加透明,融資成本也更低。如果能夠在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規范發展債券市場、培育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等方面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那么對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必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發展股票融資和私募股權融資,對緩解當前中國經濟債務規模提升過快、債務杠桿率偏高的問題也有很現實的意義。
第四,當前不宜降低央行貸款基準利率。央行貸款基準利率目前仍是絕大多數銀行貸款利率的參考基準,通過直接降低央行貸款基準利率,固然可以降低銀行貸款利率基準水平,但在資金成本上升、預期風險加大的背景下,銀行可能通過提高利率上浮幅度來抵消貸款基準利率下降的影響。
最關鍵的問題還在于,降息可能導致市場對政策預期的改變,并可能導致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再次大幅反彈。當前房地產市場出現分化調整跡象,尚未形成一致性預期。2009年下半年開始的房價暴漲和2012年四季度到2013年春節前后的房價上漲,都發生在連續兩次降息的大約半年之后。盡管兩次房價大漲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降息通過影響市場預期、降低實際利率、提高購房者支付能力,對房價上漲具有不小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