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召開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并且提出了下一步資本市場六項措施,包括注冊制改革與多層次股權市場建設、規范發展債券市場、培育私募市場、推進期貨市場建設、促進中介機構創新發展和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等六方面。
結合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務院先后對優先股、全國股轉系統擴圍、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發揮資本市場在兼并重組中的作用等重要內容作出系統性安排,資本市場的發展已經納入國家戰略布局。
此次六項措施立足于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對關系到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長遠性、戰略性以及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進行了總體部署,資本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的藍圖已勾勒出。在此基礎上,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為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平臺和功能作用也將日益凸顯出來,對于轉方式、調結構,助力經濟換擋前行提質增效發揮重大作用。
首先,資本市場關系國家戰略布局,將助力經濟提質增效。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且明確了資本市場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此次國務院提出六項舉措,進一步明確了資本市場的改革要義。不難看出,其落腳點和關鍵點在于為經濟發展服務,體現了資本市場在國家戰略布局中的地位,將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為實體企業提供投融資平臺,優化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近期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也提出,要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兼并重組,有助于合理配置市場要素,也有利于進一步化解產能過剩壓力,發揮資本市場在轉方式、調結構中的平臺作用,同時也為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其次,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需要進行頂層設計。在國家戰略布局下,資本市場按照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改革思路,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力求為實體經濟改革創新打開空間,促進資本市場未來10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健康發展。
盡管目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當前也存在著投資者結構不合理、債券市場不發達、投資者回報機制不健全、監管體制機制手段不完善、對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不強等現實問題。因此,需要在更高層次規劃資本市場長遠發展,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和廣度。
第三,資本市場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需要以市場化、法治化為抓手,對關系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內容進行制度再造,從而助力實體經濟提質增效。在明晰國家戰略和頂層設計后,下一步則是具體的實施細則和措施。在上述六項舉措中,注冊制改革位居首位,這也印證了證監會主席肖鋼提出的,注冊制改革是資本市場改革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內容。在市場化和法治化的改革創新方向上,以注冊制改革為抓手,進而完善運行機制,促進市場主體歸位盡責,推動監管轉型,構建健康的股權文化,逐漸改變當前的市場環境。
不難看出,中央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意志十分明確和堅定,資本市場頂層設計也已經逐漸清晰,一場改革大戲已拉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