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宣布自2014年3月17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這次匯率改革的市場化力度大,有助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定價機制的形成,從而為利率市場化改革、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等重要金融領域的改革開拓加快發展的空間。
匯率市場定價機制加快形成
央行借人民幣匯價浮動區間擴大的決定推動人民幣匯率市場定價機制加快形成的決心也比兩年前更大。兩年前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從千分之五擴大到1%,而這次擴大浮動幅度由1%擴大至2%?紤]到全球主要貨幣美元、歐元、日元等日波動區間在金融市場穩定期間,一般都不超過2%的波幅,且人民幣對非美貨幣波動區間實際浮動也不超過2%,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的波動區間擴大到2%,意味著人民幣對美元匯價的日波動區間基本實現市場化。
兩年前央行做出類似決定時談到,匯價波動幅度擴大可以促進人民幣匯率的價格發現,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建設,而這次決定沒有談到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更強調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很可能表明,今后央行將逐漸淡出匯率的行政化調控。在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下,由于一籃子貨幣種類及權重都不透明,因此在匯率波動較大情況下,央行可以擇機調整一籃子貨幣的權重,以保證人民幣對于一籃子貨幣匯價的基本穩定。但是在取消參考一籃子貨幣調節之后,央行暗地里調控人民幣匯價的空間就消失了,今后在匯率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央行要想對于匯價實施必要的調節和管理,就必須依靠更加透明的市場化手段。
更重要的還在于,央行這次還詳細披露了未來促進匯價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和更多措施。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促進國際收支平衡,而具體的改革措施包括:發展外匯市場,豐富外匯產品,擴展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居民的需求;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干預,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等。
由此預期,不久之后還將有更多促進匯率市場化的措施將會加快出臺。例如,我國還缺少場內標準化的外匯衍生品,由此限制了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今后將加快發展場內人民幣外匯期貨產品。目前央行采用真實貿易需求原則對外匯遠期交易的參與進行限制,今后這方面的管制將放松,以促進更為市場化的遠期匯率形成。隨著外匯市場主體風險管理和定價能力更趨成熟,央行對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的控制也會逐漸放松,人民幣匯率由市場化決定的程度也將大大提高。
匯率雙向波動區間加大
盡管人民幣匯價浮動區間擴大意味著匯率市場化提速,但就短期看,對匯率市場的影響較小。從過去經驗看,人民幣匯價波動幅度接近1%是罕見時間,近年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幾乎都在央行規定的范圍內波動,因此即使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區間擴大至2%,匯率實際走勢影響幾乎沒有多大區別。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匯率不受影響,該決定推出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區間肯定會加大。今年QE加快退出,國內經濟走弱將會使得人民幣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人民幣升值的幅度也會小于去年。人民幣匯價波動擴大后,銀行每日對客戶結售匯的價差也從過去的不超過當日匯率中間價的2%擴大至3%,這無疑增大了市場主體結售匯的風險,他們更需要運用各類外匯對沖工具,外匯市場衍生品規模的擴大也將帶來更多多空力量的角逐。
除了金融市場外,人民幣匯價浮動區間擴大還會對實體經濟產生一定有利影響。由于人民幣兌美元匯價變動缺乏彈性,更多貿易商出于風險考慮更愿意接受美元結算,由此導致我國外貿結算貨幣的幣種結構中美元占比畸高。我國人民幣掛鉤的一籃子貨幣體系中也就美元獨大,從而不利于人民幣有效匯率穩定。人民幣對美元浮動區間擴大后,貿易商出于風險考慮,將會選擇更多非美元貨幣進行結算,這顯然有利于我國一籃子貨幣匯價的穩定以及出口增長。
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擴大還將為目前正在推進的各類金融改革加速創造條件。央行今年將加快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這些改革政策推出的前提條件都要求,人民幣匯率更多進行雙向波動,否則政策的實施很容易引發熱錢大規模流入,加劇我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央行表示未來一兩年之內存款利率自由浮動就將實現,這無疑意味著我國過去低估的存款利率將面臨上升的較大壓力,而人民幣匯率的僵化無疑容易鼓勵更多的熱錢進入國內市場套利。因此,人民幣匯價浮動區間擴大,雙向波動增強對于平穩實現以上政策目標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