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年輕的總理倫齊在獲得參議院信任投票后,描繪了雄心勃勃的一系列改革計劃并提出了執政最初幾個月的時間表:如承諾通過意大利國有銀行來償付公共部門債務,調低意大利薪資稅,建立擔保基金增加對小企業放貸,為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數十億歐元資金等。倫齊希望快速和大力度推進意大利改革,這在目前存在不少有利條件: 第一,新政府在參議院順利通過信任投票,掃除了其執政之路上的一大障礙。倫齊所在的中左黨派民主黨在眾議院中占有絕對多數席位,而在參議院中由于該黨未占絕對多數席位,需要尋求其他聯合黨派的支持,通過參議院信任投票基本上意味著倫齊政府已經正式通過考驗。此外,倫齊上臺后首先進行的選舉法和憲法修改,為的就是保證政府的穩定,使其免遭前任的下場。今年是歐洲選舉年,也保證倫齊新政府至少可以維持到明年年初,這就為倫齊推進其改革計劃留下了較為充足的時間。 第二,倫齊有可能憑借年輕的個人形象魅力獲得各方支持。美國總統奧巴馬已致電倫齊,歐盟官員也認為新政府會遵循歐盟的既定改革路線,英國首相也對倫齊表示出贊許之情。除了意大利需要繼續遵循歐盟的約束外,在外部政治環境上,倫齊尚未遇到強烈的反對之聲。 第三,意大利經濟金融環境持續改善,為倫齊贏得經濟成就準備了充分條件。盡管倫齊表示意大利經濟正深陷泥淖,但此時意大利所面對的經濟困難已經遠遠小于前任蒙蒂和萊塔就任時所面對的挑戰。萊塔政府給倫齊留下的并非完全是一個“爛攤子”,而是經濟形勢有所改善的意大利。過去五年,該國國內生產總值已萎縮約7%,工業生產下降25%,其2萬億歐元的公共債務相當于GDP的130%,12.7%的失業率達到1970年代以來最高。不過,去年第四季度,意大利出現了2011年來的首度經濟增長,意大利外貿形勢也有改善,去年末經季節調整貿易順差有所擴大,1月非歐盟貿易赤字比上年同期的大幅所收窄。評級機構穆迪剛剛將意大利債信評級展望由“負面”上調至“穩定”,較好的債信提升了意大利融資能力,10年期國債收益率處于近期低位,融資成本降低有助于支撐其獲得強健的債務償還能力。 第四,歐元區環境改善。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應該能從中受益,歐元區經濟復蘇和債務危機的緩解為意大利經濟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 不過,在大好的環境下,倫齊的改革要獲得成功,仍存在著一些障礙。 首先,倫齊提出的時間表十分緊湊,在到今年5月份為止的執政頭四個月內,倫齊的日程表上已經排上了憲法和選舉法修改、解決就業問題、進行政府機構改革、調整稅收政策這幾項,每個月都有新的任務。然而,這樣快捷的改革步伐的完成并取得成效需要有完善正確的方案,并有極強的掌控和調節能力。在新政府通過信任票后,留給第一項任務的時間就不過只有三天,是否能如期完成對倫齊政府是一個考驗。 其次,民調顯示,多數意大利人不贊成倫齊不經過選舉就接替萊塔擔任總理。盡管倫齊政府在一定時間內能保證穩定,但其上臺的方式仍有可能嚴重影響其政府,且可能妨礙其克服阻力的能力。 再次,倫齊政府所依托的議會結構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仍然是民主黨與中右組成的松散大聯盟,這無疑會對倫齊政府的執行力造成掣肘,在凝聚政府方面,倫齊或將遇到前任同樣的窘境。 最后,倫齊曾遭到反對派議員的評論,認為他華而不實,許下不少承諾卻未做到。盡管能很好地推銷自己,但看政績,卻大不相同。如果他改革步子過大,卻未能交出滿意答卷,那顯然會給他增添不信任投票。 倫齊讓前總理萊塔退位的理由是意大利急需新的領導人迅速實施改革措施,帶領該國進入新的階段。毫無疑問,改革成敗將決定倫齊是否能最終獲得成功,并堅守到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