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央視證券資訊頻道執行總編輯兼首席新聞評論員鈕文新發布博文稱,“我不是危言聳聽,更非號召誰退出余額寶,而只想告訴人們一個重要的經濟事實:余額寶哪里只是沖擊銀行?它所沖擊的是中國全社會的融資成本,沖擊的是整個中國的經濟安全。”
當各種余額寶廣受民眾追捧之時,鈕文新卻“特立獨行”,抨擊余額寶是“吸血鬼”,并呼吁取締余額寶,引發各種熱議、猜想。
鈕文新批評余額寶獲得不當暴利,是“吸血鬼”。然而鈕的論證出現重大錯誤。鈕“假定余額寶4000億元規模平均收益6%,利潤240億元,余額寶和貨幣基金大約要吞掉80億元(4000億元的2%)”。余額寶和貨幣基金收益到底如何,豈能作者假定?阿里巴巴的回應稱,余額寶一年的管理費是0.3%、托管費是0.08%,銷售服務費是0.25%,總共的結果是0.63%,并非鈕文新所稱的2%。“余額寶們”受追捧,原因在于目前銀行存款利率受管制,銀行存款利率很低,而“余額寶們”降低了民眾開設基金的成本,可以讓民眾更方便獲得投資基金的更高收益(相較于把錢存銀行活期)。無論余額寶的收益多少,都是一種公平市場環境下的市場交易行為。
除此之外,鈕文新批評余額寶干擾貸款利率,增加社會流動性緊張,進而抬升社會融資成本。個人存款從銀行中流入“余額寶們”,客觀上會推高銀行融資成本,銀行可能提高貸款利率,增加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融資成本。但這一指責于余額寶仍不成立。“余額寶們”受追捧是市場的自發選擇,其對社會融資成本的抬升是一種市場結果。
由于我國目前實現貸款利率放開、存款利率管制,導致現在所形成的社會融資成本并非基于供需準則,脫離市場的融資成本不利于經濟長期健康成長。“余額寶”的出現,給予銀行攬儲壓力,倒逼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有利于社會融資成本最終接近市場價格。
在目前中國,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應該做的是逐步放開對民間融資、境外融資的管制,最終形成更接近真實市場價格的貸款利率。等到存款利率市場化之后,存款利率將走高,余額寶的存在意義也將大為削弱。鈕文新一再談到發達國家并無類似余額寶這樣的東西,他無視的前提是發達國家也沒有存款利率管制。要取締的不是余額寶,而是存款利率管制。2013年11月20日,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在“財經年會”上表示,下一步利率市場化改革中還要走完三個步驟,最終將擇機放開存款利率管制。
存款制度管制除了損害存款者利益,其更大的弊端是導致銀行業長期以高額利差為生存基石,在自身管理和服務能力缺乏改革的足夠動力。“余額寶們”對銀行攬儲的壓力,或可倒逼銀行提升管理和服務水準,降低運行成本,從而彌補貸款利率下降的利潤損失。
鈕文新的看法也夸大了余額寶對銀行攬儲的影響力。到目前為止,余額寶雖有近4000億,但相較于50萬億銀行存款,不可能在根本上改變銀行在貸款利率上的強大的議價能力。
余額寶是沖擊目前中國存款利率的一條鯰魚,無須取締,但也并非不需要金融監管。快速崛起的互聯網金融正在改變中國金融生態,金融監管層需在實施監管和保護創新之間,找到平衡點。對于新生的互聯網金融產品,金融監管當局需要抱持更多的寬容,以互聯網的開放思維來實施金融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