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17時,2014年浙江省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注冊報名結束。省公務員局稱,今年,浙江在生源、學歷、年齡等方面對考生的要求有所放寬,報考人數曾被預計“將明顯增長”,但以目前數據估算,與去年36.34萬的報名人數相比,今年的報名人數將減少近1/4。有分析認為,“受去年以來的大環境影響,公務員隱性福利銳減,對公務員待遇前景不看好是今年報名人數明顯降低的主要原因。”(《東方早報》) 去年中央接連下發十幾道禁令,連公款購買贈送賀卡都在禁止之列。中紀委更是在網站開設舉報窗口接受公款購買贈送年貨節禮的舉報。在如此高壓態勢下,很多公務員首次過了“裸年”。有人認為把應有的福利也給取消了,政策跑偏了。年難過成為公務員特別是基層公務員的切身感受。然而,對于公務員吐槽,老百姓并沒有給予同情,而是認為就該取消超國民待遇。 一方面,基層公務員喊改善福利待遇,另一方面,老百姓并不買賬,認為是矯情。而官方遲遲沒有表態。這種情況下,一些考生不看好公務員前景,報考人數下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這也是取消公務員超國民待遇應有的結果。 如果有更多的禁令出臺,公務員所享受的隱性福利無法恢復,加工資又實現不了,報考人數應該會繼續下降。浙江是經濟發達省份,公務員待遇相比中西部好很多,是全國各地考生都向往的地方之一。盡管如此,報名人數還是下降了,接下來,全國各地公務員報考人數可能都會下降。 在公務員的管理即將變得更加完善,導致競爭力減少之時,公務員制度也應適時加以改革。既要確保制度的健康運轉,也應防范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很多人考公務員,是奔著巨大的隱性福利而去的。而公務員制度從穩定走向固化,某種程度上,長期存在的隱性福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隱性福利清除后,公務員和普通群眾一樣過日子,待遇甚至比不上他們在企業的同學。改變可能出現的人心不穩對工作的負面影響,需要給制度尋找新的“穩壓器”。如果公務員沒有機會腐敗,工作辛苦,待遇一般,一些人會離開,留下來的,一部分人帶著怨氣干活,導致效率降低。為保持公務員制度的相對穩定,不妨順勢打破公務員終身制,讓公務員和國企、事業單位職工一樣,不再是一干一輩子。這時候,那些呆在公務員崗位上發牢騷的人,就會主動離開,把位置讓出來。人員是流動的,效率必然更高,也會減少占著位置不干活的消極行為。 隱性福利取消后,養老雙軌制、公費醫療、福利分房等問題,也亟待給出答案,推動公務員制度改革早點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