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發財”“馬上有錢”是新春佳節期間國人聽到最多的祝福。不過,大年初八開市的馬年股市并沒有讓投資者“馬上發財”,相反,早盤的跳空低開讓持股過年的投資者不僅丟失了春節期間的存款利息,還因為股價的低開而“馬上虧錢”。
馬年股市沒有讓投資者“馬上發財”,一方面是由于春節期間周邊股市大幅下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股市積弱難返的緣故。在IPO扎堆沖擊下,一月份股市持續低迷,馬年股市跳空低開是這種走勢的一種延續。
A股市場存在問題,對此市場已達成共識。如何解決問題?借助于市場化手段是主基調,證監會主席肖鋼也表示,簡單地回到依靠證監會權威或行政手段來管的路走不通。但這是否意味著證監會對市場的監管權力需要“馬上就放”呢?甚至連發審委也需要“馬上就撤”,搞注冊制了呢?這是馬年股市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從中國股市發展的現狀來看,馬年股市并不具備“馬上就放”的條件。IPO重啟后的亂象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證監會緊急出臺《關于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給新股發行制度“打補丁”已清楚表明,“馬上就放”的結果就是“馬上就亂”,因為中國股市不是一個成熟的市場,不僅投資者不成熟,融資者也不成熟,股市的制度乃至監管同樣不成熟。
市場成熟是“馬上就放”的前提條件,其標志至少有兩點:一是有嚴厲的市場監管,有嚴刑峻法,只有這樣,各種違法違規行為才能受到懲治,才能得以抑制;二是要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這是股市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