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土資源部獲悉,一些媒體所謂“不動產登記局掛牌”、“將建信息公開查詢系統”的報道不實。國土部表示,建立和實施以土地為核心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我國產權管理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涉及統一登記機構、統一登記依據、統一登記簿證、統一登記信息平臺等工作,要逐一落實到位,任務極其艱巨。(新華網1月28日)
大多時候的政府辟謠,公眾其實是可以預料到的,那些新聞“長”得就是一副要被辟謠的樣子。相比之下,不動產登記局掛牌的新聞被辟謠,就有點出乎預料。因為,建立和實施以土地為核心的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已經明確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會議過后,很多改革項目都已啟動,也該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有實質性動作的時候了。可是,國土部的辟謠告訴我們:公眾想得太簡單了。
所謂“任務極其艱巨”,可以理解。雖然《決定》已經作出明確部署,但要落實到位恐怕還得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還得應對各種博弈。在公眾看來,不動產統一登記不過是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為什么落實起來卻“極其艱巨”,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關系?對此,公眾只能猜測。
可以揣測的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將要挑戰“房多多”們的既得利益。之前,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工作,承諾了N次時間表又失信了N次;最后,40個主要城市住房信息聯網工作已經完成,卻要“秘不外宣”。住房信息聯網也好,不動產統一登記也好,雖然直接目的不是為了反腐敗,但在官員“房多多”泛濫成災的背景下,事實上能夠起到反腐作用。
另一個可以揣測的角度是,不動產統一登記將要挑戰相關部門的既得利益。之前的不動產登記有N個婆婆,現在要統一到一個婆婆,有的部門擴權了,有的部門當然就要削權。此事究竟誰來負責,責權利如何劃分,估計達成共識不容易。如若不然,為何“協調有關部門,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都這般困難呢?
當然,這些都只是公眾的揣測,我不愿相信不動產統一登記,或者被腐敗利益綁架,或者被部門利益綁架。問題是,除了不為人知的幕后博弈,相關部門能不能將不動產統一登記之難難在何處,直接擺到桌面上來談?這樣才能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并有望借輿論之力促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更快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