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房企不差錢形象為年初房地產企業資金鏈是否會斷裂劃上句號。有媒體報道稱,9月份至今,包括恒大、碧桂園在內的約十家內房股宣布境外發債計劃,集資金額約248億元人民幣。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宣布延遲退出,全球資本市場超低利率環境得以持續,為內房股海外發債再度開啟了大門。隨著上市房企資金更加充裕,接下來肯定會加大在重點城市的拿地力度,一線城市地價或將繼續被推高。
事實上,從2011年起人們都在擔憂國十條調控是否將房企推向絕境,2012年陸續出現的金星房地產公司資金鏈斷裂、鄂爾多斯房地產老板因資金鏈緊張外逃和自殺事件、各地出現的高利貸崩潰現象,理財產品風聲鶴唳,地方債務搖搖欲破,都預示著隨著樓市降溫和成交量下降,房地產企業資金鏈已經緊繃。這種格局一直延續到今年四月份左右。
正當人們猜測新一屆管理層會不會加碼樓市調控問題的時候,似乎從今年六月份開始起,中國樓市突然迎來了大反擊,樓市的火爆程度都能把銀行逼成多次鬧錢荒,市場預期開始明朗起來,隨之而來的是瘋狂的搶房潮。當時人們懷疑管理層是不是會按照慣例敲打市場一番,但市場這種預期并沒能實現,反而迎來了政策性利好消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被解讀為“長效”才能發揮作用,而推進城鎮化的政策也被視為政策性大利好,于是,市場在前一輪的基礎之上又出現了一輪大躍進,今年金九銀十完美收官。這是這幾年以來,唯一一個完美的金九銀十大豐收。
就上海鄰居昆山花橋而言,有人發現,“四五月份的時候,這邊的樓市還很一般,近兩個月則堪稱火爆,新盤開出來基本都能實現‘日光’。”房企較勁,中介扎堆,看房車穿梭不斷,上海軌交11號線花橋段的通車讓江蘇昆山花橋的樓市瞬間出現“井噴”。某一住宅樓盤一次性推出1400多套房源,在三個小時內銷售一空。一位購房者用“恐怖”來形容當日開盤的場面,“2600組客戶、5000人搶1400多套房源,現場就像春運時的火車站,還有一半人沒有搶到!崩ド交螂m然近臨上海,但畢竟還是有一定距離,這個地方的搶房如同春運,可想上海樓市有多熱。在這樣的背景下,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問題似乎再也沒有成為討論的焦點,反而,開發商不差錢的形象躍然紙上。
一線城市樓市大反攻和三四線城市鬼樓重重形成鮮明對比,再加上很多房企獲得金九銀十的“秋收起義”大豐收,口袋充足,他們紛紛從三四線城市出來,實現了從三四線城市,包圍一線城市的戰略目標,即使銀行鬧錢荒,很多開發商也很自信地說不差錢。而且,為了反攻大城市,還積極到海外搶錢。大型開發商不差錢,導致地價上漲,實際上讓了很多中小開發商空間發展受到極大限制。房價大漲,并不一定對所有的開發商都有利,有的甚至淪為房價暴漲的犧牲品。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預期房價還要漲。此前,漲得最瘋的是2009年,2009年全國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7418元/平方米,同比增長了9.06%。但是,人們總是感覺到當年房價上漲遠遠超過了這個數字。2009年前半年實質上很多人都并不看好當年樓市,還出現很多拐點論,但是,也是到了6月份,也出現了預期極其一致的上漲預期,特別是地王入市,更是認定了這種預期的正確性。今年樓市幾乎是2009年樓市翻版,最開始還是有一些城市出現分化,但是到六七月份,中國樓市在四大城市的領漲下,都在努力上攻,最終造就了一個金九銀十的黃金年。也就說今年下半年的樓市上漲,已經不是年初的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了,而是出現了協同上漲。雖然也有溫州這樣的特例,也是作為一個反例警告人們不要期望調控政策收緊,如果政策收緊,溫州就是全國的未來縮影,所以,溫州樓市大跌恰恰為這一輪樓市暴漲提供了一個良機。
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會給當前樓市一個什么樣的定調,這樣的定調是否超過樓市預期,還是低于樓市預期,實際上已經決定了近期樓市的基本走向。但無論如何,大型開發商不差錢狀態,導致銀行很差錢,逼宮貨幣超發這一事實將會持續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