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債務上限問題,美國兩黨持續開展了針尖對麥芒的談判游戲。相比于2013年初的談判,美國兩黨由于未能在9月底之前對預算案達成協議,直接導致聯邦政府大部分部門于10月1日起不得不暫時關門,同時還關閉了二戰紀念館和博物館等公共設施,約有80萬名聯邦雇員被迫無薪休假。當前看起來,似乎美國政府付出的代價有點大。因為政府停擺加劇了美國民眾對生活保障的擔憂,于是10月13日爆發了“百萬退伍軍人大游行”活動,也給美國經濟的復蘇帶來陰影。有經濟學家估計,三至四周的政府停擺會拖累經濟增長多達1.4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報告將今明兩年美國經濟增速分別下調了0.1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
當前令世界各國擔心的是,如果美國國會不能提高16.7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美國可能會在10月17日出現債務違約風險。倘若美國政府宣布破產并不能償還外債,這將會給世界經濟帶來災難性后果。IMF總裁拉加德聲稱,過去幾天她同世界188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感到非常焦慮,期待著美國盡快解決債務上限問題,不要給全世界造成大破壞。可以預見的是,一旦美國兩黨就債務上限未能如期達成協議,短期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全球借貸成本大幅攀升,同時重創美國兩百年來建立起的財政信譽,全球投資者可能會大量拋售金融資產。此時,世界各國政府正加緊為美國可能出現的債務違約做好準備。譬如,持有1.2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中國和持有1.14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日本表示了對此事件的高度關注,并敦促美方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據《華爾街日報》稱,日本政府近期正在檢查該國銀行所持的美國政府債券頭寸以及這些銀行獲得外幣的能力。
數據顯示,2012年底,美國財政赤字已突破14.39萬億美元的上限。那時圍繞債務上限問題,共和黨與民主黨的分歧就比較大,最終談判結果也只能是由國會通過短期調高公共債務上限的議案,暫緩美國政府出現“斷供”危機。好景不長,根本分歧沒有解決,債務風險就會再次出現。
如今,共和黨人堅持9867億美元的現有開支水平并維持2014年1月份把開支減少到9670億美元的新一輪措施不變,堅稱提高債務上限應該與限制未來借貸的措施同時推出。而另一方的民主黨人則希望設法取消上述削減措施,長期延長提高債務上限,且盡快通過一項讓政府恢復正常運轉的短期開支法案。而爭論的另一焦點是與政府預算相關的奧巴馬醫改法案。2011年以來,共和黨人極力阻擾給奧巴馬醫改提供資金或拖延醫改實施,為此已采取約40次立法活動,并把其捆綁到債務上限的談判之中。而民主黨人則要求在不附加任何其他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今后一年的債務上限并重啟政府。為此,奧巴馬對共和黨人宣告,“不要因為無法得到自己全部想要的,就威脅燒掉整個屋子”。
種種跡象表明,無論美國兩黨還是世界各國都不愿意看到美國發生債務違約。筆者認為,10月17日,美國兩黨強硬的態度都會有所軟化,會盡量避免債務違約事件發生,債務上限問題仍會迎刃而解。首先,美國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債務違約,世界范圍內的債務違約還要追溯到1933年的納粹德國。其次,美國國債上限已經調高七十余次,就像1月份那次一樣,這次可能也會循例過關。再次,當前美國經濟已有所復蘇,經濟景氣持續改善,美國兩黨不可能只顧自身利益,而使艱難取得的經濟成效付之東流。最后,美國兩黨取的慣用措施是可能先達成一個阻力較小的短期授權協議,比如圍繞延長債務上限6周至1年時間,通過短期延長獲得斡旋空間。事實上,美國債務上限問題的根源在于美國政治失靈,兩黨各執己見,互不妥協,致使政策制定陷入久而不決的僵局,使“做不出決定政治”的弊病達到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