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都是浮云”是一句網絡流行語,而20歲的程序寫手高陽卻把它用作了新型木馬病毒的名字。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這匹“神馬”通過QQ傳播在全國各地橫沖直撞,竊走近百名受害人網銀賬戶內的資金,涉案金額達1000多萬元,制造了全國最大一起網銀盜竊團伙案。近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破獲了這起盜竊案。這匹神通廣大的“神馬”,最終成為網絡中的過眼浮云(10月16日《京華時報》)。 自1996年國內發現首例利用計算機網絡實施金融犯罪案件后,各地涉及計算機網絡的金融犯罪頻頻發生。從國內金融業現狀來看,在電腦廣泛運用的銀行結算、支付業務領域,網絡安全還是一個較為薄弱的環節,理應引起業界的高度重視。尤其是對于一些銀行電子化起步較晚,缺乏足夠的財力和技術力量來解決計算機安全隱患的基層金融單位,潛在的風險更大。據報道,目前國內電子商務站點中,90%以上存在嚴重的安全漏洞。統計表明,近年來利用網絡進行各類違法犯罪的行為,在中國正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目前已發現的黑客攻擊案約占總數的15%。中國95%上網的網管中心都遭到過境內外黑客攻擊或侵入,其中銀行、證券機構是黑客攻擊的重點。 網絡金融犯罪是一種高技術、智能型犯罪、由于網絡本身有安全系統的保護,并且網絡金融犯罪通常是以電磁信息形態出現的,所以使得一般人不易察覺到計算機內部軟件資料發生的變化,不像其它犯罪那樣有確鑿的書證和物證。有時,金融犯罪行為雖已實施,但從外表上看不出什么變化,對網絡運行也毫無影響,這就使得受害人很難覺察到犯罪行為的發生。即使犯罪行為已經被發現,仍有偵查上的困難,例如收集證據困難,犯罪現場不明確等等。此外,實施計算機金融犯罪的行為人,一般來說都是從事計算機專業或者與計算機有關的專業人員,他們大多數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相當程度的計算機知識,且精通計算機軟件和計算機操作技巧。為了達到犯罪目的避開計算機安全系統的保護和稽查,犯罪行為人往往事先編制好犯罪程序,具有相當的反偵查能力。計算機犯罪具有的專業性、隱蔽性、多樣化等特點,無疑給公安機關偵破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徒法不足以自行”。執法與立法同等重要,來自打擊網絡犯罪第一線的報告并不容樂觀:當前全社會對金融網絡犯罪的防范意識和能力相當薄弱,司法機關在計算機金融犯罪方面的偵破能力、審判能力也不是很強。預防和打擊金融網絡犯罪并不是一個輕松的話題。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當前網絡違法犯罪形勢依然嚴峻、網上安全管理秩序仍存在諸多問題的實際情況,在前期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已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公安部決定自今年8月繼續組織全國公安機關開展深化打擊整治網絡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種網絡違法犯罪,有效整治和規范互聯網秩序。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集中打擊整治,公安機關力爭破獲一批網上重大違法犯罪案件,摧毀一批網上違法犯罪團伙,打掉一批從事非法活動、現實危害突出的網站、賬戶,并會同相關部門整頓一批問題突出的網絡平臺和網絡服務商、運營商,使利用互聯網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明顯減少,網絡環境得到明顯凈化,人民群眾依法使用互聯網的意識明顯增強,使用互聯網的安全感和信任度明顯提高。同時,公安機關還將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積極落實舉報獎勵政策;不斷完善多警種聯動合成作戰機制,固化經驗,建立一套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的長效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