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宣布,美國經濟學家拉爾斯·彼得·漢森、歐仁·法馬和羅伯特·席勒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資產價格趨勢的實證研究領域所做的貢獻。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三位經濟學家通過各自的獨立研究,為當前人們對資產價格的理解奠定了基礎,并改變了人們的投資方式!八麄內话l展出了資產定價研究新方法并將其用于對股票、債券和其他資產價格細節的研究之中。他們的方法已經成為學術研究的標準。他們的成果不僅給理論研究提供指導,更有助于專業投資應用! 三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改進了長期資產價格的預測,不過三人的具體研究角度略有不同。法馬證實了預測短期資產價格的走勢較為困難,他的研究成果革新了投資理念。席勒證明了預測三年以上資產價格走勢的可能性。漢森則發明了測試資產價格理論的統計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資產價格行為是儲蓄、購房和國家經濟政策等多種決策的關鍵,對資產的錯誤定價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因此,三人的貢獻意義重大。 歐仁·法馬,1939年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1960年畢業于馬薩諸塞州塔夫茨大學,1960-1963年在芝加哥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院攻讀MBA,1964年獲博士學位,1995年獲比利時魯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現任教于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 法馬被譽為現代金融學之父,其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投資組合管理與資產定價,其研究理論享譽經濟學界和投資學界。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有效市場假說”。根據這一假設,投資者在買賣股票時會迅速有效地利用可能的信息,所有已知的影響一種股票價格的因素都已經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中,因此該理論表明股票的技術分析是無效的。法馬證明了短期內預測單個股票價格的困難性,他的研究成果促進了指數基金的誕生。 1992年,法馬與肯尼思·弗倫奇共同提出“法馬-弗倫奇三因子模型”,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進行改進。模型基于對美國股市歷史回報率的實證研究,解釋了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受哪些風險溢價因素影響。 法馬著有兩本專著,并發表過100多篇學術文章,包括《有效市場假說》、《證券溢價》、《盈利、投資和平均回報》等。 拉爾斯·漢森,1952年出生于美國香檳伊利諾州,漢森1974年在猶他州立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1978年在明尼蘇達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芝加哥大學的經濟學和統計學教授。 漢森最主要的貢獻在于發現了在經濟和金融研究中極為重要的廣義矩估計法,它適用于檢測資產定價的合理性。該方法用以分析包括勞動經濟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學和宏觀經濟學等多領域的經濟模型。除了在專業的計量經濟學方面享有盛名外,他也是一位卓越的宏觀經濟學家,他的重點研究課題是金融和實體經濟的關系。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后,他逐漸將學術興趣轉向對“系統性風險”評估及其在金融危機中作用的研究。目前,他正利用穩定控制理論和遞歸經濟學理論研究風險在定價和決策中的作用。 羅伯特·席勒,1946年生于底特律,美國經濟學家、學者、暢銷書作家。他于1967年獲得密歇根大學學士學位,并于197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和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國際中心成員,其研究領域包括金融市場、行為經濟學、房地產、公共選擇等多個方面。 席勒被視為是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曾獲1996年經濟學薩繆森獎,2009年獲德意志銀行獎。他是著名的標準普爾/凱斯-席勒房價指數的創設者之一,該指數是衡量美國住宅房地產價格的一大領先指標。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兩次準確預言金融泡沫破裂。在2000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中,他準確預言了股市泡沫。幾乎在這本書開賣的同時,紐約股市出現暴跌。另外,在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前一年的2007年9月,他撰文稱,美國即將出現房地產崩盤并將帶來嚴重金融恐慌。今年6月,他再次提出美國部分大城市可能存在新的房地產泡沫。 席勒的代表作有:《動物精神》、《非理性繁榮》和《金融新秩序》等。《非理性繁榮》一書介紹和分析了投機泡沫的有關內容,對1982年以來的證券和房地產市場做出了特別闡釋。該書獲得了2000年共同基金獎項,被紐約時報評為非科幻類最暢銷書,在經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后曾在國內風靡一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