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7日在外交部媒體吹風會上表示,中方要求美方在10月17日之前采取切實措施,及時解決國債上限爭執,防止美國國債違約,確保中國對美投資安全。他強調,一旦發生債務違約,美方應首先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 因民主、共和兩黨惡斗,美國政府于10月1日關門。然而,與債務違約相比,政府停擺不算大事。美國政府如果無法借新錢還舊債,債務危機將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沖擊,按股神巴菲特的說法,“就像一顆核彈爆炸”。如果美國政府欠債不還,對正在復蘇的全球經濟將帶來嚴重影響,中國經濟也一定會受到牽連。放下難以捉摸的間接影響不談,美債違約對中國利益將造成多大的直接損害,應該是目前首先要探討的問題。所謂直接損害,就是中國作為美國政府的第一大債主,在危機中可能遭受的直接投資損失。截至7月末,中國持有美債1.27萬億美元,如果美債違約,中國投資面臨的風險來自兩方面:一是持有的美債不能按時獲得還本付息;二是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下跌,帶來賬面虧損風險。分析兩種風險的來源,可以發現,不能按時還本付息的風險主要來自即將到期的短期債券,而賬面虧損的風險來自中長期債券。 數據顯示,包括短期債券在內,10月17日至11月7日,美國合計有4170億美元國債到期,而美國財政部目前的現金水平僅為300億美元。事實上,只要美國兩黨停止惡斗達成妥協,美國政府完全有能力用借新還舊的方式來解決還本付息問題,避免出現違約。因此,此次美債危機即使爆發,嚴格說來也是“技術性危機”,就算出現了最糟的情況,對于中國等債主,美國政府在短期可能推遲付款,但債總是要還的。這是針對短期美債的風險分析。那么,中國持有的中長期美債是否安全? 有趣的是,10月17日大限將來,在美債危機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之時,美國長期債券的投資者似乎并不擔心違約問題。上周五,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報于2.65%,10月以來僅上漲4個基點。債券價格下跌則收益率升高,也就是說,作為美國長期國債的主要品種,十年期國債的價格目前十分平穩,并沒有恐慌性拋售。危機即將來臨,美長期國債為何如此表現?原因也簡單,因為長期國債當下沒有還本壓力,所以相比短債是安全的。另外,作為美債市場中的兩個品種,長債和短債存在類似中國股市中藍籌股和題材股的“蹺蹺板現象”——藍籌受追捧時,題材股往往遭冷落而下跌。摩根大通最近的一項調查也證明,投資者有類似的預期。調查顯示,認為未來長期收益率走低,即美債價格將上漲的投資者占65%。原因何在?因為投資者認為,經濟和股市受到沖擊,短期債券也很危險,那么資金只能投向長期國債了。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中國持有的中長期美債是相對安全的,其持有價值甚至可能隨價格上漲而上升。根據公開數據可知美國國債市場的結構。2012年7月的數據顯示,美短期國債為1.58萬億美元,市場占比10.7%?闪魍ǖ闹虚L期國債,市場占比則超過55%。中國持有的美債結構應該與此類似,大部分應是中長期債券。另外,從此次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態的重點“確保國債利息的支付”,也可推測出,中國對美債的投資應該以長期債券為主——因為沒有本金的風險,所以更關心利息。 2011年美國曾上演過同樣的“財政懸崖”鬧劇,兩黨直至違約前最后10個小時才達成協議。有分析認為,美債此次違約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即便如此,今后十天內兩黨惡斗的劇情還是難以預料。但愿美國共和黨背后的華爾街“金主”可以適時拉住繩索,讓美國的債主們安然,讓全球經濟免于動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