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日前對限購政策進行微調。溫州市戶籍居民家庭如果已在溫州市區擁有一套住房,可以再購買一套市區住房,名下無房的可以購買兩套。 輿論關注溫州樓市松綁“限購令”大概已有一周時間。之所以高度關注,主要是因為溫州為全國首個放寬樓市限購令的城市。溫州“限購令”的轉向,會不會引發其他城市效仿,會不會成為樓市政策轉向的標志?顯然,這是輿論下一步最為關注的問題,因為不久前的政治局會議上討論經濟問題卻沒有提及房地產調控,市場上也普遍認為政策走向不明朗,在這種背景下,政策層面的任何動作都容易引發猜想。 事實上,溫州松綁“限購令”只是一個“自選動作”,與國家宏觀政策走向沒有關聯。而這個“自選動作”完全是為了拯救地方房價。據悉,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溫州是唯一5月和6月房價均同比下降的城市。2011年9月以來,溫州房價連續22個月同比下降。另外,上半年溫州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僅為7.4%,遠低于浙江省8.3%的增速。可見,松綁“限購令”既救房價又救GDP。 拯救房價無疑有利于GDP增長。但要看到,在溫州房價坐上“滑滑梯”的趨勢下,通過松綁“限購令”拯救不了房價。因為,溫州高房價在過去已經嚴重透支了購買力,再加上溫州房價目前仍然偏高,怎么可能一救就靈呢?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溫州市區商品住宅庫存達83.67萬平方米,較2008年樓市低迷時的庫存量37.53萬平方米還多了46萬平方米。樓市庫存壓力顯然已經很大。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的數據顯示,2013年溫州市區商品房新增供應量將會達到近80萬平方米。兩者相加,今年溫州樓市供應量將高達160多萬平方米。這對于一個三四線城市來說,短期很難消化。 何況,溫州樓市的購買力也不足。一是溫州樓市的資金不足。當初房價“瘋”漲是因為炒作,但如今民間投資資金已對溫州樓市產生恐懼感。二是溫州城市人口也在快速流出,近幾年溫州市人口每年都要減少10萬人左右,而新增人口卻沒有明顯增加。因此,即使松綁“限購令”,溫州房價也難以由下降變為上升。 在筆者看來,目前不需要拯救房價,因為拯救房價的目的是為了讓房價由降變漲,在房價還沒有下降到合理水平的情況下,房價由降變漲并不是好事。而比較可取的辦法是,不采取行政手段松綁,讓房價自然下降到合理水平,或者說,由市場來決定房價漲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