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或一個人都需要發展機會,有了發展機會,這個地區或這個人才有活力、才有希望。如果發展機會被自然壟斷,那么很多地區或很多人就會失去發展機會,其結果是財富效應的過度分化,財富過度向少數地區和少數人集聚,進而引發經濟發展停滯和眾多社會問題。從這個意義上看,政府要做的是應防止發展機會的自然壟斷。 傳統經濟學說一般研究具體產業或行業的自然壟斷問題,其實,產業或行業的自然壟斷只是表象,發展機會壟斷才是自然壟斷的本質表現。發展機會自然壟斷比某個產業或某個行業自然壟斷所產生的危害要大得多。 所謂發展機會的自然壟斷是指就業機會、投資機會等獲取收益機會自動趨向于先發地區、高收入者。從國與國之間的角度看,在相當一段時期,發達國家自然壟斷了許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各類生產要素也大規模流向發達國家,落后國家由此喪失許多發展機會。發展機會的缺乏是后發國家貧窮落后的根源。從一個國家內部看,先發地區就業機會遠大于后發地區,這也是發展機會自然壟斷的重要現象。而從一國不同收入群體角度看,當房價漲到一定高度后只有高收入者才有能力購買住房等。個人發展機會自然壟斷問題格外應引起政府注意。 有一次,筆者在深圳碰到一位后發地區的農民工,他說在深圳工作獲得的收入剔除日常生活開支外所剩無幾。我說那你為啥不回內地發展,他回答說雖然在深圳賺錢不多,僅夠維持,但深圳就業機會多,工作相對好找,而在內地就業機會少,工作難找。這就是發展機會的一種自然壟斷現象。投資者、消費者以及一般就業者自然向先發地區集聚或集群,由此引發發展機會的自然壟斷。 產生發展機會自然壟斷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一種原因產生的結果,有的是多種原因共同產生的結果。這些原因包括:一是天然的或自然的區位因素。具有便利交通條件的區域往往能自然壟斷發展機會,比如美國的東西海岸、中國的東部地區。二是已經形成的區位因素。相比而言,已經成為先發地區的區域,其交通條件、政府管理水平、公共服務供給效率等都會好于后發地區,其結果是其就業機會、投資機會一般會大于后發地區。三是大型企業、高收入群體憑借其資金優勢可以獲得資金密集型產業的投資機會,而往往這類產業收益也豐厚,小微企業和中低收入者缺乏實力參與這類企業的投資。 政府應采取措施消除發展機會自然壟斷
政府應通過多種途徑防止或消除發展機會的自然壟斷,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可持續性。
其一,加大后發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不便利已成為后發地區發展的主要障礙,政府應切實采取措施加大投入,改善后發地區交通設施落后的局面。后發地區交通條件好了,投資機會、就業機會等發展機會就會逐步出現。這不能用短期效益去衡量。 其二,中央政府重大投資項目盡量向后發地區傾斜。在交通基礎設施改善的基礎上,中央政府新的重大投資項目應盡量放在后發地區,這有助于為后發地區提供新的更多的發展機會,有助于通過乘數效應帶動后發地區發展,有助于增加后發地區新的就業機會和財富增加機會,有助于吸引私人投資者在后發地區投資。 其三,大力發展金融市場,提供風險系數較低的便于中低收入者投資的金融產品。從投資角度看,許多投資機會自然趨向于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獲取更多財富機會不多,應盡快改變這種狀況,為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從而大幅增加中低收入者財富。中國資本市場集聚了大量中低收入者,股市長期低迷基本導致這些中低收入者喪失了財富增加的機會,應盡快切實采取措施促進股市發展。那種模仿美國重點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理念應該改變了,應該給中低收入者,給散戶更大的機會,這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以及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決定的。 其四,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引導新興產業向后發地區集群。傳統理論認為只有發達地區可以發展新興產業,只有發達地區才具備發展新興產業的條件。這種觀點應當被拋棄。如果后發地區長期依賴傳統產業發展,其結果是這些地區永遠落后、永遠“后發”。政府應當為后發地區新興產業發展創造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向后發地區轉移,吸引更多的優秀的高新技術產業向后發地區轉移。這方面成功的例子在四川成都得到體現。成都屬于中西部地區,在某些時期屬于后發地區,但現在成都的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發展已具備相當規模。 其五,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舞臺。一方面政府采購在不違背法律約束條件的情況下,政府采購應向小微企業傾斜,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政府應采取措施組織小微企業向國際市場發展,為其提供更廣闊的發展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