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遠古至今,浩瀚的太空一直帶給人類無限遐想。伴隨著航天技術的不斷突破,登上月球、探索火星已不再是天方夜譚,而遨游太空未來也將成為人類小長假的新選擇。 俄羅斯軌道科技公司目前正在全力落實其2016年建成太空酒店的目標。據公司總裁科斯琴科介紹,該公司計劃建設的太空酒店(即商業空間站)位于距離地球350千米的高空中。這些“廣寒宮酒店”內部格局類似膠囊旅館,可同時容納7名游客及其飛行期間所需生活用品。為了入住太空酒店,游客需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飛行約2天時間,其間將由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陪同飛行并提供專業指導。該公司還計劃在空間站里安裝透視窗、觀測相機和望遠鏡,讓游客可以真切地“巡天遙看一千河”,將宇宙中神奇的美景盡收眼底。 按照目前情況計算,將游客由地面運送至太空的費用約為80萬美元,在太空酒店住上5天要花費16萬美元。毫無疑問,這樣的天價絕對屬“超豪華游”。但是,這與通過美國宇航局乘坐俄羅斯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所需的7000多萬美元相比,只能算是“零頭”。美國維珍銀河公司即將推出的體驗幾分鐘太空失重感的“太空船二號”飛行項目,只需20萬美元,因此吸引了500多人報名,就連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也希望“瀟灑走一回”。 現在,太空游的確還只是少數人的特權。由于技術尚不成熟也不普及,且成本過高,只有“不差錢”的富豪能承受這樣的高價,因此,航天旅游項目遠遠無法形成產業規模。但科斯琴科認為,近年來各國航天事業都在取得突破,伴隨著新技術的誕生和下一代太空飛船的研發,航天領域巨大的發展潛力正在被不斷挖掘,未來的“廣寒宮”必有“火”起來的一天! 太空旅行只是整個太空經濟領域的冰山一角。有人預測,2030年之后,太空或許還將出現“月球移民區”、“星際加油站”、“近地軌道景區”等空間站形態,從而形成“太空科技生活園”,并將在多個領域帶動太空經濟的持續發展。 隨著航天活動的日益頻繁,太空經濟作為新經濟增長點的作用正在凸顯。例如,軌道科技公司在與合作伙伴的長期溝通中發現,商業空間站非常受市場歡迎,除了可作為太空游的載體外,還可用于科研、太空產品開發、衛星維護保養等。美國在線支付公司貝寶日前也宣布,將推出“貝寶銀河”計劃,準備涉足太空支付和電子商務,并計劃建成銀河系首個金融交易平臺。貝寶表示,銀河系已經出現支付系統需求,宇航員在空間站居住需要為生活必需品支付費用,還會涉及支付從地球上購買的產品的費用,如電子書和音樂等,所以太空支付平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為此,貝寶邀請了科學界多家權威機構策劃“貝寶銀河”計劃?磥,太空很快就會成為電商爭奪的下一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