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多次提出擴大消費,培育信息消費。這次,工信部給出更具體的方案。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正在會同發改委抓緊研究促進信息消費的具體政策,努力將信息消費培育成繼房地產、汽車之后的又一消費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悉,工信部此次促進信息消費的具體政策,有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要建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豐富信息產品和信息消費內容;構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費環境四大舉措。 我國信息消費發展神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中國網民規模達5.91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4.64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手機不僅成為第一上網終端,而且新增網民中70%使用手機上網。數據同時顯示,手機即時通信、手機網絡音樂、手機網絡視頻、手機網絡游戲和手機網絡文學的網民規模相比去年底均增長10%以上,顯示移動互聯信息消費市場規模仍在不斷擴張。 更重要的,信息消費有著深遠的市場潛力。從信息消費覆蓋行業和覆蓋內容來看,前者有信息基礎建設、信息消費品制造和銷售、信息產品消費以及傳統產業的信息化融合等,后者如果把規模龐大的社保、醫療系統信息化、中小企業信息化全覆蓋,那將是無窮盡的。僅從個人信息消費金額來看,信息消費市場的潛力就極其可觀。現在中國人均信息消費190美元,而美國、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費支出分別為3400美元和2400美元。數據顯示,信息消費每增加100億元,將帶動國民經濟增長338億元。照此估計,到2015年,僅我國寬帶接入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消費和數字內容消費一項,規模就可達2.5萬億以上。 與房地產業和汽車業很不同的是,從一開始,我國信息消費產業的基礎設施國家建設,而信息消費產業市場則全部放開,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在這里自由馳騁,充分競爭。所以,各種奇思妙想都能在這個行業中產生,新的創新和新的模式不斷在不知不覺中誕生或被引進,大多數無聲無息消失了,但也有的生存下來,并很快壯大起來。不像在房地產業和汽車業,都是些超大型國企把持著市場話語權。筆者由此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產權民營、競爭充分,視作促成我國信息消費產業市場繁榮興旺的一條經驗。 也因為如此,筆者在此提請決策層,千萬不要因為信息消費產業前途遠大,“錢”圖看好而在相關政策上向國企傾斜。如果那樣,信息消費產業就很難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