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7%,較5月回升0.6個百分點。至此,2013年上半年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4%。 6月份CPI數據略高于市場預期,此前不少機構預測同比或增長2.6%,有的甚至預測6月CPI升幅或低于2.5%。而從實際數據來看,6月CPI同比上漲2.7%,增幅創出4個月以來的高點,并創下過去一年中的月度第二高升幅。 6月份CPI之所以出現反彈,據交通銀行的分析稱,一是豬肉價格持續上漲,6月環比漲幅結束三個月下降走勢,轉負為正,同比較上月上升6個百分點。二是租金價格環比持續上漲帶來居住類價格同比繼續回升,旅游價格環比由負轉正。三是與翹尾因素有一定關系,6月翹尾因素較上月回升約0.56個百分點。考慮到7月份CPI翹尾因素僅回落0.1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可能上升,交行初步預計,7月份CPI同比將繼續緩慢上升。 未來幾個月的CPI升幅若進一步上升,突破今年2月3.2%的升幅,將意味著CPI升幅創過去一年以來的新高。不過,從股市表現來看,對6月CPI反彈的反應較為平靜。
9日,上證指數收盤小幅上漲0.37%,深證成指則小幅下跌0.49%。在之前一個交易日大跌超2%的情況下,6月CPI超預期并未帶來“雪上加霜”,基本上沒有沖擊到當日的股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盡管CPI升幅出現反彈,但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的物價漲幅總體有限。 下半年物價升幅有限,很大程度上因為CPI還要看GDP的
“臉色”。在經濟增長疲弱及貨幣中性的背景下,通脹不足以引起市場過度的擔憂。交行分析認為,下半年由于經濟偏軟,總需求難以有較大的回升。考慮到市場弱需求將持續弱勢,且貨幣政策大幅放松的可能性較低,下半年CPI同比大幅上漲的條件不具備,預計可能溫和上升至2.8%左右,全年CPI同比為2.6%左右。摩根大通預計,通脹仍將處在良好的控制之下,今年的后幾個月將維持在3%以下或3%左右,預計2013年全年平均CPI同比漲幅將為2.6%,遠低于政府3.5%的目標。中金公司分析認為,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數較低,今年三季度CPI和PPI同比增速將比二季度有所回升,但全年CPI通脹壓力不大。 當然,下半年可能推高物價升幅的因素依然存在,尤其在三個方面值得關注。一是食品價格,豬肉價格可能還會緩慢上升,禽蛋類價格也有回升的可能。二是資源品價格改革的推進將小幅推高CPI。三是居住類價格的走勢。 不過,對投資者來說,當前最擔心的不是CPI而是GDP。GDP及PMI數據的公布,帶給股市的敏感度超過CPI數據。一方面,考慮到CPI現有升幅還在政策可容忍的范圍內,迄今尚未出現負利率,且高層對經濟減速的容忍度已明顯提高,短期內貨幣政策調整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經濟增速下滑風險牽動市場神經,已有多家中外金融機構下調了對全年GDP增速的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