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企業,因為系統故障,而不能為客戶提供服務。這很正常,沒什么。但如果這是一家世界500強企業,甚至還一度躍入前列呢?這就很不正常。因為在公眾心里,對一般企業,當然不會有過高要求。但對于曾居世界500強前列的企業,當然就會要求提供與這樣的位置相稱的服務。
工行正是這樣一家企業。23日上午京滬等地工行出現系統故障,導致其銀行網點的柜臺不能辦理業務,包括一些網上交易也都不能辦理。與這種技術水平不過關相對應的,還有其有關負責人回應的沒水平:“部分地區因計算機系統升級原因造成柜面和電子渠道業務辦理緩慢。”
技術問題就是技術問題,有什么好遮掩?若以“系統升級原因”來搪塞,恐怕最后難以自圓其說。一般系統升級都有提前預告,你預先做了嗎?既是要進行系統升級,不能簡單地提示告知了事,如此豈非無視客戶利益?“工商銀行對因此給客戶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隱瞞真正原因的道歉,折射的不是誠意而是倨傲。
工行在世界500強中的排位2010年一度升至第四位,2011年跌至第77位,2012年又上升至第54位,這樣的次序變化雖然跌宕,原本也只是以銷售收入為依據的。但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大多有一個特征,就是技術、管理、服務等都有一流水平。它們都是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所以能勝出靠的也正是這些方面的內功。
然而,國內有一些企業未必完全與這個特征相吻合,它們因為種種原因只是在規模上完成了粗放式的升級換代,未能在技術、管理、服務等軟實力層面提升到相應的素質。這樣的企業,雖名為“500強”,其實質并不是強大,往往只是因為肥大而已。肥大而不強大的企業,在順境中往往能安然無恙,但一旦遇到市場風險,常常就會顯露原形。
一次系統故障,未必就能完全說明工行的技術和服務水平與其世界500強的位置不相稱,但這卻是一個極重要的警醒。進而因此故障而進行的回應,同樣表明其危機公關也有失水準。由此再聯想到平時的服務,工行在幾大行中的服務水平不算優,常常給客戶以店大欺客之感。這些都警示工行高層,必須正視這些細小問題背后的深層次隱患。
一流的企業要有一流的服務,也只有具備這種一流的企業素質,企業才能在更高層面、更深海域去參與全球化的競爭,進而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如果把系統出問題當成一般的小故障,把給客戶帶來的不便當成一般的小麻煩,這樣的企業也就漸失其發展進步的動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