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一直有政策市的特征。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走上前臺,反腐敗、倡改革,摒棄GDP至上的思維,強調在未來經濟生活中更尊重市場。多年來在“政策市”中浸泡的中國股市,卻在新政中找不到方向,2013上半年走出了一個倒V型走勢。
從新年的2289點,到2月18日的最高點2444點,年初市場曾凌厲上攻。2月20日出臺房地產調控新國五條,之后市場一路震蕩,猶豫中選擇下行,端午節后跌破2150點。
房地產曾經是帶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即使在美國這樣“新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房地產開工指數也是左右道瓊斯指數漲跌的最重要指標。但在中國,房地產被賦予更多的感情色彩。“房價”、“房奴”被大眾熱議。一些經濟學者認為,單單依靠房地產業、土地財政的經濟,不是健康的經濟。
土地財政確實難以長久持續,但房地產業發展也不是洪水猛獸。一方面,人們對住房的需求仍在,有些地區甚至缺口巨大,如何協調城鄉、統籌規劃,房地產健康發展仍有潛力。另一方面,經濟如何轉型,未來的經濟增長點在哪里,仍要積極探索答案。近期中國發布的5月出口數據顯示,同比增長1%,與4月間14.7%的增幅相差甚遠。信貸也呈緊縮態勢,社會融資總量5月新增幅度只有1.19萬億元,較4月少了大約1/3。
目前看,新政是穩政。新一屆領導集體并沒有著急出臺經濟刺激政策,也沒有急于調整利率和銀行準備金,而是在減政、放權、反腐等方面更下工夫。但穩健不代表不作為,一方面說明政策制定者更希望為未來經濟打好根基,另一方面,更深層、更長遠的政策值得期待。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8日表示,要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通過深化改革來刺激市場和經濟的內生活力,以釋放消費和民間投資潛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表示,中國正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擴大內需。中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處在關鍵階段,所帶來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也將帶來新的增長點。習近平強調,為了推動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必須深化改革。除近期改革外,也正在研究推動中長期全方位改革方案。
在沒有政策刺激的情況下,A股市場能走出大牛市嗎?以往的經驗是:不能。一個習慣了“政策刺激”的市場,突然改成“緩慢進補”,難免上吐下瀉。但誰都知道,不能長久依賴“刺激”。大規模政府投資、上項目,能帶動一時,但效率難以保障。經濟健康成長,依靠的是科技的進步、生產效率的提高。從投資拉動、貨幣刺激,到放權市場,經濟體要適應,證券市場也有個適應的過程。
新政以來A股市場的倒V型走勢,或許是市場的不適應癥發作,市場需要適應過程;也或許適應期仍將持續一段時間,等待信心重樹,市場孕育著更深遠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