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家掛牌企業的映襯下,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掛牌儀式讓人印象深刻。 人聲鼎沸的會場中,隨處可見慕名而來的企業主,然而,當你走近他們,除了得到“我的項目很好”、“我的公司很需要錢”之類的信息外,鮮有人能說出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具體是做什么的,能為他們提供什么樣的解決方案。但光是“免費掛牌”和“融資”這些字眼,已讓他們著了魔似地期盼登陸掛牌。 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董事長胡繼之用“五大中心”功能體系和“十無”特點和優勢描繪了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發展藍圖。據介紹,在融資服務方面,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既有股權也有債權融資;在投資上,前海股權交易中心不關注交易,而提倡投資者與融資企業通過中心的網絡平臺直接對話、直接定價、直接交易。 業內人士用理念超前來形容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然而在具體的運作模式、與其他股權交易中心的實質區別等方面,似乎同樣能問倒一片人。而胡繼之本人也對媒體表示過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商業模式因為無先例可循,還需要“見步行步”。 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的路徑越發清晰,股權交易中心已在全國遍地開花。包括上海、浙江、廣東、山東等地,都陸續推出了當地的股權交易中心。吸引了千家掛牌企業的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讓其他股權交易中心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也開始醞釀新的業務模式。例如上海股權交易中心,其有多年券商背景的業務負責人近期對外透露,該中心計劃建立一個比現有掛牌條件更低的板塊,以適應目前各地股交中心遍地開花的競爭格局。此外,還會進一步豐富股交中心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地股權交易中心紛紛成立的背后,不乏各大機構逐利的忙碌身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0家券商參股了各地的股權交易中心。證券時報今年初針對73家券商所做的一次調查顯示,過半券商欲成為場外股權市場的股東參與管理并開展業務。 與此同時,一些中介機構嗅著巨大的潛在商機而來。在前海股權交易中心的掛牌儀式現場,銀行、券商、信托、小貸公司、擔保公司一應俱全。而一些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也對股權交易業務虎視眈眈,希望能在當中分一杯羹。 各地股權交易中心各顯神通的當下,外界聚焦的鏡頭大多鎖定在掛牌數量、運營模式、業務創新等等方面。實際上,擺在股權交易中心各種光環之前的,應當是服務企業的初衷。許多企業家都表示,希望通過股權交易中心的平臺拓展企業自身的融資渠道。對于企業家而言,他們最關心的問題恐怕不是能融到多少錢、能吸引多少個風投,而是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而一些企業家,還希望借助在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經驗,最終實現登陸A股市場的夢想。承載了諸多企業家夢想的股權交易中心,自然不能為了交易而生存,也不能一味埋頭創新,而是應該更貼近企業家的需求,提供專業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