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德關系發展進入“快車道”,特別是兩國雙邊貿易額約占中歐貿易總量的三分之一。2012年兩國貿易額達到1611億美元。中國是德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經濟伙伴,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兩國經濟相互依賴日益增強。 中德經貿關系的良好發展首先得益于兩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兩國領導人長期以來一直保持密切交往,政治互信不斷增強,雙方都把對方的發展當作自身發展的機遇。德國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此次亞歐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此次訪問中唯一的歐盟國家,表明中國新一屆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同德國以及歐盟的關系。默克爾總理放棄周末休息時間熱情接待中國總理,邀李克強總理到自己的辦公室小范圍會談并乘直升機去梅澤貝格宮赴晚宴,也足見她對中國總理此訪的重視程度。 中德經貿關系的良好發展還得益于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中國目前正致力于實現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而德國的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在節能、環保領域具有領先技術。中國需要“德國質量”,德國發展也離不開“中國速度”。中德經貿合作已成為國際上不同發展階段國家互利共贏合作的典范。 在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期間,中德雙方就簽署17個合作文件,內容涉及經貿、人文、節能環保、農業、汽車等多個領域。兩國還決定建立兩國“財長+行長”的中德財金對話,并啟動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 近幾年,中國在德國投資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統計,2012年中國共在德國投資98個項目,項目數量在各國在德投資中排名第三。德國貝塔斯曼基金會的數據顯示,中國2012年對德國直接投資達6.26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2%。德國目前在華企業7000多家,中國在德企業2000多家。2012年中國對德投資首次超過德國對華投資。 面對如此大的投資規模,如何保護中國企業在德國投資利益成為亟待解決的新課題。目前在德國共有兩家中資企業協會,但都僅局限于所在聯邦州層面。李克強總理訪問期間宣布正式成立德國中國商會,這標志著在德中資企業有了在整個聯邦層面代表其集體利益的組織。該商會致力于代表在德中資企業加強與德國政府的溝通和聯系,促進兩國經貿、文化、社會交往和國民友誼,增進會員之間和與其他有共同目標的協會之間的交流。德國中國商會的成立,是中資企業海外投資模式的新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對今后中國的海外投資具有示范作用。 中德關系已過“不惑之年”,雙邊關系日益成熟穩定,兩國經貿往來蒸蒸日上。進一步密切中德經貿合作,對中歐合作和全球經濟增長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在加強中德經貿交流的同時,必須充分重視保護中國在德企業的利益,這樣才能保證兩國關系長期、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