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重視。習近平同志強調,堅決遏制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提高群眾消費安全感和滿意度。人民群眾渴望吃到放心的食品,黨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保障食品安全,相關企業積極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以確保食品安全。不難看出,圍繞食品安全所蘊藏的商機與市場是巨大的,食品安全產業前景廣闊。 食品安全產業的內涵。食品安全產業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概念是指從源頭生產到安全食品供應涉及的所有產業,狹義概念是指為了確保生產和食用安全食品而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等進而形成的產業。這里重點討論狹義的食品安全產業。梳理食品安全產業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食品安全溯源。食品安全溯源體系覆蓋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通過專用設備進行信息共享,以實現追溯。第二,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愿意為食品安全而支付費用,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迎來發展機遇。第三,無害替代物的開發應用。通過開發新型農藥、肥料、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等,替代食品生產中使用的不安全產品,或降低其在食品中的殘留。在這幾個方面中,開發新型農藥、肥料、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等辦法是比較主動的,能夠從生產源頭上解決問題,而其他辦法是比較被動的,主要以監管和追責為手段。 食品安全產業的前景。目前,食品安全產業面臨快速發展的機遇。首先,食品安全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從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看,在城鎮化達到一定程度時容易產生食品安全問題。近年來,國內發生了眾多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這為食品安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其次,食品安全產業發展具備有利的國際環境。食品安全是世界性問題。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2011年的統計顯示,由于食品傳染而引起的疾病耗費美國聯邦政府資金約1520億美元;頻繁發生的食品傳染疾病以及食品召回事件,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因此,美國政府通過立法采取更加嚴厲的食品檢測政策,由此激發的食品安全產品市場的年增長率可達6.6%。第三,食品安全領域的市場容量大。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我國食品工業總產值突破9萬億元,僅次于石化工業位居第二,而農藥、化肥、飼料、食品添加劑等與食品安全直接相關的產值就超過1萬億元。目前我國擁有各級農產品檢驗檢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站)、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各類環境監測站等監測機構達23000多個,食品加工企業達到40多萬家。據此推算,我國僅食品安全監測領域分析儀器的潛在市場即在7450億元以上,檢測耗材年市場容量超過500億元。 發展食品安全產業的著力點。一是著力提高企業和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素養。加強宣傳教育,杜絕利欲熏心、見利忘義的惡劣行為,堅守道德底線。這是發展食品安全產業的前提和基礎。二是著力建立健全監管處罰機制。從立法和執法兩方面加大對觸犯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行為的懲治力度,嚴肅處理食品安全事件。三是著力研發和應用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大力發展食品安全產業,讓餐桌上的食品健康、安全、價廉,讓生產安全食品的農戶、廠家有利可圖,讓檢測食品安全的手段快捷、方便、普及,讓制造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法分子無處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