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4%。
從目前中國經濟形勢來看,食品價格全面上升是必然趨勢。因為,當前農村收入水平很低,能夠以農業生存下來的農民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少,加上城市勞動力成本全面上漲,從而使得農村勞動力越來越少,其價格上漲也是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必然影響農產品價格全面上漲,而且這種趨勢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而國內物價水平全面上升,主要受兩方面影響。一是貨幣發行。從國際市場的情況來看,不僅歐美量化寬松的貨幣沒有退出,而且日本及澳大利亞央行都在實行量化的貨幣政策,整個國際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泛濫也很正常。當大量的流動性充斥市場時,外資以不同的方式進入中國也是必然。從現有的數據來看,這幾個月央行外匯占款上升的幅度過快,與國際金融市場流動泛濫有很大關系。
二是全國住房價格全面上漲之后,勞動力工資價格也在全面上行。而且這種勞動力價格全面上行,其價格機制是剛性的,想通過宏觀調控變化讓它下行十分困難。再加上國內資源類產品價格改革及上行,都將影響整體物價上漲。
當然,4月CPI漲幅環比上揚,翹尾因素不可小視。盡管其意義主要體現在統計學上,與實際經濟生活關聯性不大,但它將影響整個CPI變化。而在2012年,整個CPI上漲的幅度都很小,那么今年物價只要有少許的變化就會對CPI上行產生不小影響。
正因為這樣的一些情況,央行的貨幣政策及工具使用不可貿然而為,而是要靜觀其變,真正了解國內物價水平變化,出臺不同的針對性政策。在2013年,國內物價水平仍然處于上行空間,只不過其上行幅度就在于央行貨幣政策如何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