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漫在證券行業上空的迷霧,被昨日召開的“2013年度證券公司創新發展研討會”驅散。從會議的結果來看,無論是監管層、自律組織還是證券公司,都意識到創新發展已不可逆轉,下一步將是如何創新的問題。隨著創新思路由政策驅動轉變為市場主體自主驅動,券商創新迎來新的2.0時代。 今年以來,在中央“守住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的方針政策下,金融監管部門掀起了一股防范風險之風。前有銀監會5號文,后有債市掃黑,監管層防范風險的政策措施,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創新的券商澆了一盆冷水,由此引發了行業“還要不要創新”的疑問。 昨日的創新研討會顯然給券商吃了一顆定心丸。監管層的表態無一不是支持、鼓勵創新。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表示,必須堅定不移地、深入持久地推進創新發展。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也表態,全行業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努力實現新的發展和跨越。對于風控與創新的關系,張育軍認為這并不對立。創新需要風控護航,否則后果嚴重。一個成熟的資本市場需要一個強大的證券行業。應當說,通過昨日的券商創新研討會,全行業上下統一了思想、明確了方向,意味著創新發展將是證券行業今后一段時間的主題。 思想既已統一,方向也已確定,接下來就是如何創新的問題了。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券商創新整體思路將由政策驅動為主轉變為市場主體自主驅動為主。這意味著券商創新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理解這一思路的變化,需要總結過去一年的創新發展經驗教訓。眾所周知,去年創新發展研討會以來,證券公司創新發展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創新意識得到極大激發,但證券行業在創新發展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亦不容忽視。比如券商資管業務雖然過去一年得到快速發展,但過度依賴通道業務,產品創新能力不足,一哄而上的問題也隨之顯露;債券業務雖然也得到快速發展,但利益輸送事件的出現暴露出行業風控存在不少問題;柜臺市場業務前景看好,但試點券商尚未拿出一個很好的業務模式…… 顯然,立足于自主創新的券商創新2.0時代,將面臨過去一年不一樣的任務:首先,市場主體應當更注重創新的質量而不是數量,進行差異化競爭,努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應當更注重合規和風控,保持創新發展水平和風控合規能力的均衡匹配,從而降低創新風險,提高創新質量。
|